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8083)

作品数:8被引量:58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纯张宁张婕张亚林李箕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山东科技大学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临床精神医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强迫症主观幸福感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团体归因治疗与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神经生物学作用比较被引量:13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年第7期598-602,共5页王纯 张亚林 张宁 张婕 杨华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9BA1778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20106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8083);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青年基金项目(QYK09184)
目的比较团体归因治疗(attributional retraining grouptherapy,ARGT)与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血浆生物学因子的作用。方法根据就诊顺序将抑郁症、焦...
关键词:团体归因治疗 心理治疗 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 神经生物学作用 5-羟色胺 
无望感-自尊理论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4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年第6期371-374,共4页周青静 王纯 关承斌 李箕君 张宁 张婕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8083);南京医科大学发展基金(2010NJM076)
目的:比较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在归因方式、无望感、自尊上的异同,探索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对无望感-自尊理论的适用性。方法:对门诊或住院的抑郁症(n=81)、焦虑症(n=53)、强迫症(n=48)患者,及正常对照组(n=51)被试进行...
关键词:归因方式 自尊 无望感 抑郁症 焦虑症 强迫症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因素结构研究被引量:518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年第5期299-301,共3页王纯 楚艳民 张亚林 张宁 张婕 杨华 季伟华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8083);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青年基金项目(QYK09184);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面上项目(09NJMUM127)
目的:探索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因素结构。方法:对562名门诊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进行HAMA测评。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探索和评价HAMA的因素结构。结果:探索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HAMA可分为7因子模型,...
关键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焦虑 探索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素分析 
团体归因治疗与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对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被引量:1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年第3期152-155,共4页王纯 马辉 张宁 张亚林 张婕 杨华 武欣 李箕君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8083);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青年基金项目(QYK09184);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面上项目(09NJMUM127)
目的:比较团体归因治疗(ARGT)与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SRI)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作用。方法:采用ARGT与SSRI对照的前瞻性干预研究设计,根据就诊顺序将129例门诊患者(其中抑郁症45例、焦虑...
关键词:团体归因治疗 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可塑性 
团体归因治疗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症状及心理社会功能的效果被引量:8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第3期398-400,403,共4页王纯 张亚林 张宁 张婕 季伟华 李箕君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9BAI77B07);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8083)
目的:探索团体归因治疗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症状及心理社会功能作用效果。方法:对63名门诊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进行8周的团体归因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
关键词:团体归因治疗 抑郁症 焦虑症 强迫症 干预研究 
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的疗效被引量:11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年第6期371-373,共3页张婕 王纯 张宁 武欣 郭苏皖 欧红霞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8083)
目的:验证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4例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患者按照入组到开始治疗的时间分为3个基线组,每组进行为期8周的归因训练团体治疗,采用多基线实验设计,每隔2周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
关键词:抑郁症 焦虑症 强迫症 团体归因训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