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C751094)

作品数:4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颜敏更多>>
相关机构:惠州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惠州学院学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异域乡愁主题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语境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异域民俗的审美困境及美感生成——以司马文森的《妖妇》为中心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33-38,共6页颜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内地传播研究及史料整理"(编号:12YJC751094)
在现代性的民族、国家框架之中,我们对于异域民俗的理解将受到民族、国家间历史经验和现实因素的多重影响,从而使得叙述者身份问题在文学创作中被凸显。在司马文森的《妖妇》中,叙述者兼有游客和参与者身份,由此造成文本在介入与旁观间...
关键词:异域民俗 司马文森 《妖妇》 审美 身份意识 
花园意象与童话话语——老舍的南洋叙事及其意义被引量:1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31-36,95,共6页颜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内地传播研究及史料整理"(12YC751094)
在《小坡的生日》中,借助童话话语,老舍将观光的好奇与浪漫的想象叠加在一起,塑造出有关南洋的典型意象:花园意象,显现出其南洋视点的复杂性——现实性态度和梦幻性态度的并存。与之前的南洋叙事相比,老舍自觉超越传统和西方影响,建构...
关键词:南洋 《小坡的生日》 老舍 花园意象 童话话语 
文学感性的回归——徐志摩与丁玲的南洋叙事及其意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8-25,161,共8页颜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项目<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内地传播研究及史料整理>(批准号:12YC75109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批准号:11&ZD111)
有关异域的文学想象,其价值常常建立在文学之外的社会、国家、民族等层面。如何在对差异的体验理解中生成更具有审美性的文学话语,当是跨文化叙事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对于徐志摩和丁玲的南洋叙事,不必拘泥于某些研究者的结论——用东方...
关键词:南洋情人 徐志摩 丁玲 异域 文学感性 
聚焦、强化与导向——从余光中现象看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典型主题的内地生成被引量:2
《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38-43,共6页颜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C75109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GD10YZW05)
对余光中《乡愁》内地传播史的分析,可以得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典型主题生成的过程及规律。在中国内地,乡愁主题因适合现实需要而被传媒选择并反复聚焦、又在学术界和语文课堂上得以强化延续,在逐渐内化成普遍的诗学话语之后,便对其...
关键词:乡愁 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 典型主题 跨语境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