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917-1949)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成辰田源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诗歌PTSD翻译家疗救发轫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穆旦的PTSD与诗歌疗救——从《阻滞的路》到《森林之魅》被引量:1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年第2期122-134,共13页薛媛元 
2017年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中国事工新诗研究(1921-1949)”(2017JYT19);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民国基督教报刊中的新诗史料研究(1917-1949)”(19YJC751055)的阶段性成果;“2018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学科建设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提供资助
中国远征军的重评大潮随着2009年缅甸远征军老兵的回国探亲而兴起之后,诗人穆旦因其抗战时期独特的赴缅从军经历,被再一次符号化,成为了千千万万远征军文化兵英灵的代表。然而人们的视线多易被战争的惨烈、雨林环境的残酷、九死一生的...
关键词:翻译家 森林之魅 《阻滞的路》 《森林之魅》 
中国诗坛现代精神的发轫——晚清留日浪潮与现代留日诗人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23-129,共7页田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新诗运动的日本因素(1917-1949)"(08JA751044)
自晚清以来,中日文学关系日益密切,双方文化交流也不断增进。明治末期的日本社会的转型与晚清的留日浪潮孕育了中国诗坛的现代精神,也开启了现代留日诗人异域求学之窗,异域留学体验延续了晚清留日诗人的探索路线,构建起中日文化交流的...
关键词:中国诗坛 现代精神 晚清留日浪潮 现代留日诗人 
穆木天与北原白秋诗歌中的浪漫主义因素比较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51-55,共5页张成辰 
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新诗运动的日本因素(1917-1949)"(项目编号:08JA751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象征主义自20世纪初传入中日两国之后,两国的新诗先驱便对其进行了探索与再创造。由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西方象征主义中原本所附带的浪漫色彩在中日两国表现出各自的特点。文章对穆木天和北原白秋的象征主义诗歌进行比较,探析两...
关键词:穆木天 北原白秋 象征主义诗歌 浪漫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