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2032203)

作品数:5被引量:2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普慧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化研究》《学术月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创作手法净土信仰谢灵运宗教信仰审美观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从佛典文学看佛教的女性观被引量:4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71-77,共7页普慧 
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02032203)
佛教的女性观不仅涉及佛教队伍中大量的女尼问题,还反映了佛教如何看待整个社会的妇女问题。早期佛教悲观厌世,以生活为牢笼,以涅槃为解脱,提倡"无生",视性欲和性行为为大罪,将其列为一切戒条之前列。而作为生育和生命力象征的妇女,就...
关键词:佛典文学 佛教戒律 佛教女性观 生殖文化 
略论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被引量:6
《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4期138-147,共10页普慧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编号:2002032203)"的阶段成果
弥勒与弥陀信仰是整个中国佛教信仰体系中最为庞大的两个派别,二者均产生于大乘佛教兴起的时代,弥勒及其兜率天净土思想起源得更早一些,可能在原始大乘时期。从语源和语义考察,二者都吸收了上古波斯和印度对太阳、光明之神崇拜的文化原...
关键词:弥勒 弥陀 净土信仰 造像 
略论慧远对道安的突破和超越被引量:2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48-54,共7页普慧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2032203)"的阶段成果。
慧远是东晋中后期继道安之后的一代佛学大师。他深居庐山,却能审时度势,勇于创新,除了佛学理论体系外,在佛教的诸多方面如恪守戒律、讲经说法、终极信仰、扩大像教等对其师道安有重要的突破和超越,一举成为整个佛教丛林当之无愧的领袖。
关键词:慧远 道安 东晋中后期 
弥陀净土信仰与谢灵运的山水文学创作被引量:6
《学术月刊》2004年第3期78-88,共11页普慧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02032203)
弥陀净土是流行在中国最大的净土思想流派,其构筑的美妙的净土境界、简便易行的法门以及重生不畏死的生死观,对中国文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晋宋大诗人谢灵运自觉地接受了弥陀净土思想的影响。当谢灵运同时面对和走向山水文学和弥陀净土...
关键词:弥陀净土思想 谢灵运 山水文学 审美观 意识结构 创作手法 宗教信仰 
王维、柳宗元、刘禹锡对惠能禅的总结与推动被引量:5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60-65,共6页普慧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032203)
惠能是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惠能卒后,盛唐和中唐的三位著名文人王维、柳宗元、刘禹锡为其作了碑铭,扩大了惠能在盛、中唐整个知识界上层的影响。王、柳、刘的三碑充分揭示了惠能禅的特点。同时,王、柳、刘的文学创作又深受惠能禅的深...
关键词:王维 柳宗元 刘禹锡 碑铭 惠能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