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信仰

作品数:160被引量:23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武玉秀贾发义许宇飞李炳海何松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李白先道后佛与道佛融合的生命哲学——联系东晋以来士大夫接受道佛两教的历史背景
《新华文摘》2024年第23期94-97,共4页钱志熙 
由于生平的求仙学道活动,以及大量的游仙诗写作,李白与神仙道教的关系向来受到关注。李长之甚至直接称李白为“道教徒诗人”,也认为“后来道家是搀人佛的成份的了,李白更时常谈禅,并同许多和尚打交道”。笔者撰写过专论李白与佛教信仰...
关键词:李长之 净土信仰 游仙诗 士大夫 生命哲学 佛学思想 佛教信仰 求仙 
图像与空间:东千佛洞第7窟阿弥陀来迎图和仪式空间的塑造
《西夏学》2024年第2期267-279,共13页周澍 
东千佛洞第7窟营造于西夏时期,其平面形制与该阶段其他洞窟略有区别,近似于龟兹式的中心柱窟,内部壁画题材则展示了浓厚的净土信仰氛围。窟内现存两铺阿弥陀来迎图,分布在主室左右侧壁,是反映洞窟整体思想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两...
关键词:东千佛洞第7窟 来迎图 净土信仰 仪式空间 
山西沁源汝家庄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收藏家》2024年第11期13-18,共6页李辉 武夏 武夏(摄影) 徐晴(绘图) 马楠(绘图) 
国家文物保护资金资助项目“太行山西麓沿线石窟寺考古调查研究”(项目批准号:22-4-15-1400-934);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北朝石刻书法文献整理及地域书风研究”(项目批准号:23BF081)的阶段性成果。
汝家庄摩崖造像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景凤乡汝家庄村640县道旁的崖壁上,现存四龛。根据题记可知其中两大龛为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同时开凿的一组造像,主尊分别为弥勒佛与阿弥陀佛。这组摩崖造像尊格、纪年明确,为判定晋东南地区佛教...
关键词:沁源 汝家庄摩崖造像 乾元三年 净土信仰 
信念与言说——略论苏轼的净土信仰
《海外文摘》2024年第15期0004-0008,共5页黄佳楣 
苏轼一生出入三教,于佛教浸润尤深。其谈吐文字,脍炙人口而盛传士林者,多有直指心性的禅家机锋语。明人从其文集中辑成《东坡禅喜集》九卷,其篇幅超过许多禅门高僧的语录。禅宗思想对苏轼的影响为人所周知,但若具体分析苏轼的佛教信仰,...
南京新见民国“三圣莲社”碑略考
《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2期88-90,共3页康传祎 
南京六合地区新发现一块民国时期石碑,碑文内容丰富。碑文主要记载了郭杨净德遵从亡夫郭净道的遗命,把位于西舀郭庄之房屋、田产捐献给三圣莲社。三圣莲社是民间普通信众因信仰净土而组织的佛教社团,此碑即可证明在六合地区中下层百姓中...
关键词:三圣莲社 净土信仰 南京 六合 
解座文考
《中国俗文化研究》2023年第2期17-36,共20页 李鹏飛(譯) 
公益周團法人日台交流協會共同研究助成專業(人文·社會科學類)《佛教的學與用——東亞佛教應用類典籍的流布與典藏》(研究代表者:楊明璋)中的部分成果。
本文回顧前人對於“解座文”這一擬題的歷史過程與合理性,並一一分析寫有解座文的P.2305V、P.3128V、S.2440的特徵,其中P.2305V有八篇解座文,P.3128V有兩篇解座文,S.2440也留存有解座文的隻言片語。通過比較多篇解座文,可以發現解座文...
关键词:解座文 押座文 敦煌 净土信仰 寫本概要 
柏孜克里克第48窟铜钹图像稽考被引量:1
《音乐文化研究》2023年第3期16-24,共9页屈卉敏 汪雪 
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敦煌莫高窟壁画乐舞图式研究”(项目编号:22YJC760094)阶段性研究成果。
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藏有一铺珍贵的新疆石窟地坪画,为德国探险队的勒柯克从柏孜克里克第48窟地面剥离。作为新疆地区目前所见唯一表现音乐内容的地坪画,它对研究古代佛教仪式音乐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不仅描绘了净土世界景观,还写实地记...
关键词:柏孜克里克石窟 地坪画 高昌回鹘 铜钹 净土信仰 
唯心净土:唐宋时期净土思想评判的多元表述
《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9期51-59,共9页李想 
“唯心净土”是唐宋时期汉地佛教思想家在解释经典、构建修行体系过程中形成的语汇。研究者们常将其作为一个既定的概念看待,却难以阐明其真实意涵。实际上,唯心净土从未形成固定词义,历史上的佛教思想家们通过对其不断定义、诠释、使...
关键词:唯心 唯心净土 净土信仰 心本原说 
龙门石窟万佛洞阿弥陀佛五十菩萨与唐代的净土信仰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年第36期53-55,共3页卢金印 
河南省文物局(豫文物保[2021]189号)“河南石窟寺与中原佛教的传播”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万佛洞为龙门唐代洞窟的典型代表,位于龙门西山中部,窟顶莲花藻井上阴刻楷体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卅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准确说明该洞窟在宫中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
关键词:万佛洞 龙门石窟 尊像 阴刻 女官 净土信仰 阿弥陀佛 内道场 
禪净興起與宋代佛教的嬗變——從一個書寫史和釋經學的視角
《佛教文化研究》2022年第2期308-327,414,421,422,共23页李想 
唐宋轉型問題向來受到學術界的極大重視。具體到佛教領域,“衰落論”“世俗化”等詞彙常用來形容宋代佛教不同以往的特質。這些表述均難以對應宋代佛教的真實情况。唐宋佛教轉型是佛教中國化里程碑式的成果。在此過程中,禪宗與净土信仰...
关键词:唐宋轉型 禪宗 净土信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