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W048)

作品数:23被引量:6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吕肖奂黄丹丹张剑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三明学院韩国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江海学刊》《中州学刊》《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宋代酬唱唱和诗阶层唱和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作为标出项的传播符号:朱熹与刘韫唱和诗中的自注及接受个案考察被引量:1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09-114,共6页林阳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唱和诗歌文化研究"(11BZW048);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宋代福建士人诗歌传播诸问题考论研究"(FJ2016X014)
作为朱熹与刘韫唱和诗中的"标出项",自注是朱熹浓厚传播意识的体现。这些作为传播符号的自注,用于解释本事名物、标示读音,在朱熹的抒情表意时扮演着辅助角色。这些自注得到了后世的接受类型,当分别归属"诚意正解型"与"不得理解型",即...
关键词:朱熹 刘韫 唱和诗 自注 接受 标出项 
“江湖吟社”与南宋后期江西诗坛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77-87,254-255,共11页吕肖奂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唱和诗歌文化研究"(11BZW048)
理宗绍定间的"江湖吟社",虽不可详考,却提供了"赣寇"与"汀寇"之乱下江西赣吉抚旴各地及闽西北各地诗人纷纷出逃,而隆兴府(豫章)成为逃难诗人聚集地的重要线索。沿着这些线索,可以发现南宋后期江西诗坛十分兴盛的一片"江湖"。这片"江湖"...
关键词:江湖吟社 曾原一 戴复古 严羽 豫章东湖 
南宋中後期游士交游唱和中的身份認同與階層定位
《国学学刊》2017年第4期68-74,共7页呂肖奐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宋代唱和詩歌文化研究"(11BZW048)階段性成果
在遭到士大夫乃至整個社會普遍歧視之時,交游唱和成爲游士之間社會身份相互認同的有效手段。游士與游士之間有著更多地交流與溝通,他們在游走中建立平等親密而又交叉錯綜的關係,建構了他們自己互動對話的交游唱和網絡。游士們在交游唱...
关键词:南宋中后期 游士 交游唱和 身份认同 社会阶层定位 
高丽中期“海左七贤之四”形象重建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34-42,共9页吕肖奂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1BZW048)
吴世才与咸淳是七贤中的长者,都曾奖掖过李奎报,但两人个性截然相反,吴狂放傲岸,咸敦厚质朴,命运也因而有了穷困潦倒与平淡顺遂的不同。李仁老早年个性似吴,有意疏离武人政权,晚年则幡然悔悟,谨言慎行,官至内翰,成为武人政权的合作者。...
关键词:高丽中期 海左七贤之四 形象重建 
“不得体”的社交表达:陆游的人际关系诗歌论析被引量:3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52-160,共9页吕肖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宋代唱和诗歌文化研究"(11 BZW048)
陆游一生不善于与人交往,多数人际关系诗歌在情绪表达上因为缺少分寸感而显得不那么"得体":在官场中与官员交往的唱和散发着自傲自负又自卑气息;与同类朋侪交往唱和不像士人那样彬彬有礼,而如同江湖游士一样亢奋使气;退居乡下后陆游基...
关键词:陆游 社交障碍 人际关系诗歌 
王质《诗总闻》体现的学术思想与方法被引量:1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89-94,共6页黄丹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唱和诗歌文化研究(11BZW048)
王质是宋代《诗经》研究史上的重要人物,其《诗总闻》是他历时三十年而编撰的学术专著。该书废序言诗,独创"十闻",他的论说"因情求意",以示今古虽异、人情不远,以比较批评的方法扬弃前人之说、树立作者之意,并且征引屈原《离骚》、焦氏...
关键词:王质 《诗总闻》 废序言诗 因情求意 比较批评 
论南宋王质《诗总闻》的创作动因被引量:1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40-45,共6页黄丹丹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唱和诗歌文化研究"(11BZW048)
南宋王质是宋代《诗经》研究史上的重要人物,其《诗总闻》是他历时30年而编撰的学术专著。在当时的语境和个人因素背景下,他以半生的心血潜心阐释《诗经》而撰成《诗总闻》一书的动因有三:一是感于时政,以《诗》训世;二是仕途失意,寄寓...
关键词:王质 诗总闻创作动因 以《诗》训世 寄寓悲愤 自立新说 
宋代的处士内涵与处士文化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2期178-183,共6页吕肖奂 
supported by Hankuk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Research Fund;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唱和诗歌文化研究”(11BZW048)阶段性成果
处士常被美化为隐士,处士文化也因而被简单化归结为隐逸文化。而实际上,处士真正的社会身份一般是山林乡野中有文化的富民、城镇市井中的医卜及文化技艺人。这些被有意无意淡化了真实社会身份的处士们所生产创造出的文化,其实是涵盖了...
关键词:宋代处士 农渔医卜 乡土市井 处士文化底色 
欧阳修与杜衍的南都唱和析论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43-49,共7页吕肖奂 
supported by Hankuk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Research Fund;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唱和诗歌文化研究"(编号:11BZW048)
庆历新政后的七八年间,欧阳修连续四任州府长官,但到了后二任时,他才与当地官员、士人频繁唱和。尤其是到南都时期,他以知己、同道、门生、故吏、知府、诗友的多重身份,与致仕官员杜衍往复唱和并结集,创撰出两代官员之间唱和范例。欧杜...
关键词:欧阳修 杜衍 南都唱和 
论南宋中后期游士阶层的崛起--游士的舆论力量与社会功用被引量: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9-27,共9页吕肖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唱和诗歌文化研究”(11BZW048)~~
北宋游士虽数量不小且引起了官方关注,但尚未形成一个足以影响其他社会阶层生活的新阶层。南宋孝宗以后,"什百为群"的游士,已然成为士大夫乃至朝廷官方的对立面,成为政治、军事、经济、法律、科举等社会问题的参与者与评议者。当时游士...
关键词:南宋中后期 游士阶层崛起 舆论力量 社会功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