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W020)

作品数:40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思齐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殷都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杜甫杜甫诗歌诗经楚辞学学术史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参孙的秘密与儒家的伦理观(二)
《衡水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69-81,共13页张思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杜诗比较批评史和杜工部集英译"的阶段性成果之一(11BZW020)
基督宗教和儒家学说均具有强烈的伦理色彩。圣经《旧约》中的人物参孙,其性格带有强烈的伦理色彩。参孙其人,事迹炳煌,富于戏剧性。经过梳理可以发现,参孙的一生具有悲剧性质,参孙的性格具有神学依据,参孙的原型具有历史依据,参孙的隐...
关键词:圣经《旧约》 儒学正典 虔敬观念 孝道观念 比较研究 
参孙的秘密与儒家的伦理观(一)
《衡水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73-85,共13页张思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杜诗比较批评史和杜工部集英译"的阶段性成果之一(11BZW020)
基督宗教和儒家学说均具有强烈的伦理色彩。圣经《旧约》中的人物参孙,其性格带有强烈的伦理色彩。参孙其人,事迹炳煌,富于戏剧性。经过梳理可以发现,参孙的一生具有悲剧性质,参孙的性格具有神学依据,参孙的原型具有历史依据,参孙的隐...
关键词:圣经《旧约》 儒学正典 虔敬观念 孝道观念 比较研究 
郝经的杜诗阅读理论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17年第1期44-59,共16页张思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杜诗比较批评史和杜工部集英译”
郝经是具有理论贡献的元代杜诗批评家,他提出来的内游说是具有鲜明而浓郁的中国特色的接受美学.我国古代批评家提倡读者与作者游从.在北宋时期,苏辙就曾著文提倡外游.外游的实质是精神层面的养气与社会层面的实践相结合,它不仅适用于作...
关键词:元代文论 杜诗批评 阅读理论 
从《佳人》诗看杜甫对屈赋女神形象的拓展被引量:1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11,共11页张思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杜诗比较批评史和杜工部集英译"(编号:11BZW020)
杜甫《佳人》诗刻画了一位女性的形象。她在形象、命运、性格和品德上均与屈赋中的湘夫人有契合处。这告诉我们,佳人的形象具有一定的神学品格。然而,在佳人和湘夫人间也存在歧异处。佳人的形象具有一定的神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妇女...
关键词:杜甫诗歌 乱世佳人 屈原辞赋 悲剧女神 比较研究 
杜诗中的道教法术与杜甫的宗教观被引量:1
《大连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74-89,共16页张思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W020)
唐帝国对世界上的各种宗教采取开放包容的基本国策,因而民众享有宗教信仰的高度自由。杜甫对于各种宗教均抱有普遍的好感,而他尤其喜好道教。社甫有道教的信仰,有修道的实践,还熟悉道教的仪轨和法术。投龙奇简法术主要用于国家祭祀。在...
关键词:杜甫诗歌 道教法术 杜甫其人 宗教情怀 
论杜甫好骈的内驱力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13,36,共14页张思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杜诗比较批评史和杜工部集英译"(11BZW020)成果之一
杜甫的骈文创作和骈文思想,可在唐代文章体貌变化的总体趋势中加以考察。杜甫一生喜好骈文。杜甫有丰富的骈文创作实践,其赋为骈文,其碑文中有部分骈文,其墓志中亦有部分骈文。杜甫以多种方式发表过有关骈文的言论,它们代表了杜甫的骈...
关键词:杜甫诗歌 内在动力 骈文因素 关系研究 
杜甫游历诗价值论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66-72,共7页张思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杜诗比较批评史和杜工部集英译"(11BZW020)的阶段性成果
杜甫一生都在游历,其游历由十个阶段组成。在喜好创作大篇这一点上,元白受到过杜甫的影响。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有许多直接的证据说明他喜好佛教的净土宗。元稹好佛表现在五个方面:多涉及佛教的诗作,多涉及佛教的和作,有直接论述佛教的文章...
关键词:杜甫 游历 元白 宗教 大篇 
青牛西去的历史内涵与一带一路之关联(二)
《衡水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98-111,共14页张思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杜诗比较批评史和杜工部集英译"的成果之一(11BZW020)
以往的中国与中亚文学研究,偏重于外国影响中国,罕言及中国影响外国。在唐代文学中的文康形象是研究中国影响外国的一个切入点。在民族起源、文学形象和演艺人员三大范畴中,文康形象都具有比较研究之价值。道教曾以先进的稻作技术为媒介...
关键词:中国道教 文康形象 稻作文化 一带一路 比较研究 
从两类文献看苏轼杜诗批评的成就与特色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85-92,共8页张思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杜诗比较批评史和杜工部集英译"(11BZW020)
宋代杜诗空前普及,涌现出许多杜诗批评家,而苏轼是其中杰出的一位。苏轼的杜诗批评,其文献主要为题跋,也见于序文。苏轼涉及杜诗的题跋和序文接近五十篇,其中直接论及杜诗的一共18篇。苏轼直接论及杜诗的题跋和序文呈现为两个类型,均属...
关键词:苏轼研究 杜诗批评 文献解析 
尚书中的文学理论比较研究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16年第1期60-80,共21页张思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杜诗比较批评史和杜工部集英译”的
在《尚书·舜典》中有这样一段话:“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①这是载于典籍的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