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W120)

作品数:14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章罗生刘鑫潘英李云王敏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化研究》《常熟理工学院学报》《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当代文坛》更多>>
相关主题:纪实文学传记文学报告文学文学史地位纪实散文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朝柱与当代纪实影视创作——以《开国领袖毛泽东》为考察重点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6期118-122,共5页张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纪实文学研究”(11BZW120)。
新时期以来,我国纪实影视创作发展迅猛、成就辉煌,其中王朝柱是其首席代表。他既像史学家那样占有和辨析相关史料,又将历史评说中的难点变成重大题材创作中的亮点,其创作具有宏大叙事、史诗品格与艺术创新等特色。如《开国领袖毛泽东》...
关键词:王朝柱 纪实影视 宏大叙事 史诗特色 艺术创新 《开国领袖毛泽东》 
论郭久麟的传记文学创作与理论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21-26,共6页章罗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纪实文学研究"(11BZW120)
郭久麟是继朱东润之后,中国当代少有的创作与理论并举、教学与科研融合的学者型传记文学作家之一。其创作与理论实践,从一侧面反映了"文革"后至今中国传记文学的发展与成就。其中"作家—科学家"长篇系列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为传记文学...
关键词:郭久麟 传记文学 创作与理论 成就与不足 
梁启超与中国文学纪实传统的现代转型--以主体精神与价值功能为考察重点
《中国文化研究》2016年第3期52-60,共9页章罗生 潘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纪实文学研究”(11BZW120)的阶段性成果
梁启超不但完成了中国文学纪实传统的现代转型,而且对中国现当代纪实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纪实文学创作,一方面将爱国主义、经世致用等传统过渡到现代并将其发扬光大,并更加重视政治功利性;另一方面,围绕"人"的现代化,他又将...
关键词:梁启超 中国纪实文学 现代转型 主体精神 价值功能 
以庄严之态扬浩然之气——评纪红建的报告文学创作
《创作与评论》2015年第22期62-63,共2页王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纪实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BZW120);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现当代纪实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YBB093);湖南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湖大研字[2011]21号)的阶段性成果
纪红建是湖南卓有成就的青年报告文学作家。他先后在《中国作家》《民族文学》《十月》《北京文学》和《中国报告文学》等刊物发表十多部(篇)报告文学,计百余万字。他的创作鲜明地体现了章罗生教授在《中国报告文学新论》中提出的“...
关键词:报告文学创作 《北京文学》 民族文学 纪红 《十月》 报告文学作家 《中国作家》 华国锋 题材选择 南卓 
新题材 新英雄 新形式——读《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
《创作与评论》2015年第16期57-60,共4页滕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纪实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BZW120);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现当代纪实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YBB093);湖南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湖大研字[2011]21号)的阶段性成果
薛媛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了中长篇小说《外婆》《我要去北京》《湘绣女》等近百余万字。然而,2012年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以下简称《红色记忆》)的问世,却是她创作的重要转折。这不仅在于它是纪实体裁且获湖南...
关键词:长篇报告文学 红色记忆 中长篇小说 文学题材 纪实文学 小说题材 叙事视角 田园牧歌式 生命之树 口述实录 
曾祥彪报告文学创作的特色与成就
《创作与评论》2015年第14期68-70,共3页李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纪实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BZW120);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现当代纪实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YBB093);湖南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湖大研字:[2011]21号)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曾祥彪先后出版了《冲出云层的星》《绿色王国的脊梁》《梅山精武魂》《爱心无悔》等中长篇作品。阅读他的报告文学创作,我们既体会到了人性的温暖与生命的刚强,又获得了人格的洗涤与升华。他的创作立足于平凡生活...
关键词:报告文学创作 平凡生活 武魂 山精 艺术形式 九十年代 时代风貌 文学叙事 生活真实 历史真实 
论叶永烈的传记文学被引量:2
《现代传记研究》2015年第1期44-56,223-224,共14页章罗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纪实文学研究”(11BZW120)的阶段性成果
叶永烈是中国当代纪实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以传记文学分量最重,成就最大。他的传记文学注重采访调查与资料考证,追求'大题材、高层次、第一手'以及形式与风格的丰富多样,表现出刚柔相济与凝重、朴实的有机统一。他不但将...
关键词:叶永烈 传记文学 创作成就 理论意义 文学史地位 
论林语堂的纪实文学创作——兼谈林语堂的文学史地位问题被引量:2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95-100,共6页章罗生 刘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纪实文学研究(11BZW120)
人们之所以在对林语堂的评价上产生分歧,林语堂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无地位,首先是观念问题,其次是评价标准与学术视野问题。实际上,林语堂是继梁启超之后,致力于融汇中西文化,将中国传记文学推向现代化的标志性人物,在中国传记文学史上起...
关键词:林语堂 传记文学 纪实散文 文学史地位 
英模报告文学的叙事策略与风格特色——中国报告文学流派研究之七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32-38,共7页章罗生 潘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纪实文学研究"(11BZW120)
经过新时期以来30多年的发展,英模报告文学和其他流派与门类的创作一道,也以其叙事策略与风格形式的多元共存而标志着中国报告文学的日趋成熟与壮大。概括说来,它的叙事策略与风格特色主要表现为:时代精神与典型叙事的有机统一、平凡与...
关键词:英模报告文学 叙事策略 风格特色 
论“人杰宣传”派——英模报告文学的价值功能——报告文学流派研究之七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07-115,共9页章罗生 刘绍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纪实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BZW120)
"人杰宣传"派——英模报告文学是遭受非议最多,甚至影响对报告文学整体评价的流派之一。实际上,一切文学都是宣传,文学不能脱离政治和缺少歌颂,问题是为什么样的政治和怎样为政治进行"宣传",歌颂什么和怎样歌颂;英模报告文学同样有干预...
关键词:英模报告文学 价值功能 政治宣传 现实干预 重建崇高 重铸民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