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ZX004)

作品数:12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宋晓杰贾学军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广西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山东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更多>>
相关主题:创构筹划阶级斗争替代性斯宾诺莎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斯宾诺莎与海德格尔:奈格里与阿甘本政治理论的不同基调被引量:4
《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11期23-33,共11页宋晓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奈格里与拉克劳政治本体论比较研究"(12CZX004)
在理解生命政治和主权权力、制宪力和宪制权的关系等核心问题上,虽然阿甘本和奈格里的政治理论在某种程度上都试图将传统政治的二元区分模式引向一个未分化的原初领域。但前者主要追随海德格尔,建基于以潜能和空无为形式的生命和存在模...
关键词:奈格里 阿甘本 肯定性 否定性 
基于资本积累逻辑的新帝国主义批判被引量:1
《理论与现代化》2018年第1期61-67,共7页贾学军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生态帝国主义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影响研究"(15MLB006);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奈格里与拉克劳政治本体论比较研究"(12CZX004)
新帝国主义是全球化背景下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它并不是资本主义治理世界的新范式,也无以构建普遍性的全球新秩序。新帝国主义的"新"只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权力运行方式的改变,以及适应这种改变而表现出来的帝国主义新样态。它实质...
关键词:帝国 新帝国主义 资本积累逻辑 批判 
五月风暴以来的后激进思想谱系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年第4期49-65,共17页宋晓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奈格里与拉克劳政治本体论比较研究"(12CZX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后激进思想谱系是被纳入后现代主义图景中的马克思主义批判话语对五月风暴以来当代资本主义的后福特主义转型过程及其连锁效应进行病理诊断的直接产物。在它之中,围绕"Whither Marxism",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逻辑脉络。一种遵循后马克思...
关键词:后激进思想谱系 五月风暴 后马克思主义 新马克思主义 
从生态伦理观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论西方生态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被引量:6
《理论与现代化》2015年第5期66-71,共6页贾学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奈格里与拉克劳政治本体论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2CZX004
西方生态哲学主要经历了三次研究范式转变,分别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弱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通过扩展道德关怀对象的外延来寻求生态危机的解决。弱人类中心主义突出了"人"这一概念类的属性,提出应把人类...
关键词:西方生态哲学 研究范式 非人类中心主义 弱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政治的马克思何以可能?——自主主义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被引量: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58-65,共8页宋晓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ZX004)
自主主义马克思主义对《大纲》的激进政治阅读,旨在重建政治的马克思之可能性。他们将经济学语境重构为革命主体性话语和阶级斗争的革命政治学,将方法论理解为基于阶级对抗—主体性转型—创构性筹划的革命空间,并立足实质吸纳和一般智...
关键词:自主主义马克思主义 政治的马克思 革命主体性 阶级对抗 唯意志论 
拒绝黑格尔的马克思如何可能?——奈格里“创构性本体论”的方法论路径
《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37-42,共6页宋晓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奈格里与拉克劳政治本体论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2CZX004)的阶段性成果
奈格里试图通过去本体化的创构性本体论,塑造彻底拒绝黑格尔的马克思形象。其方法论路径以后结构主义的反辩证法线索为背景,通过创构性力量的自我充足和内在性视域的反实现机制,将黑格尔的辩证法视为基于超验性—同一性—总体性的政治...
关键词:创构性本体论 黑格尔辩证法 对抗性分离 主体性转型 开放性筹划 
非对称性阶级对抗、根本性解构与替代性规划——论自主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战略理论
《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14-18,共5页宋晓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奈格里与拉克劳政治本体论比较研究"(12CZX004)
以自我价值稳定过程和拒绝工作为核心的自主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战略,以资本-劳动的分离辩证法和非对称性的阶级对抗为逻辑原型,融合了对资本结构的总体解构和对替代性社会形式的积极创建。在本质上,它是一个以活劳动-力量-欲望为核心...
关键词:自主主义马克思主义 革命战略 阶级斗争 总体解构 前景筹划 
共产主义:革命主体性话语与替代性政治想象——奈格里对共产主义思想的重构被引量:5
《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44-50,共7页宋晓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ZX004)
奈格里力图走出历史理论的客观主义范式和辩证法的回返逻辑,彻底回归革命主体性构架。他透过对共产主义话语的重构,将分析视角回落至创构性的主体性和阶级对抗的革命政治学,以此确认了共产主义的双重面向:彻底解构资本主义体系并指向无...
关键词:奈格里 共产主义筹划 革命主体性 阶级斗争 政治想象 
诸众政治的逻辑脉络——以安东尼奥·奈格里为中心线索
《江海学刊》2013年第2期50-56,238,共7页宋晓杰 
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项目号:2008BZX00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奈格里与拉克劳政治本体论比较研究"(项目号:12CZX004)的阶段性成果
诸众政治建基于以差异性和创构性为核心的内在性思潮,也与生命政治和阶级构成的理论视域密切相关。诸众之内涵意指绝对的内在性、个殊性的聚合整体和本体性的创构力量,既指向与司法主义—主权权力和阶级本体完全不同的政治模式,又积极...
关键词:诸众政治 内在性 差异性 
超越斯宾诺莎的斯宾诺莎——奈格里解读斯宾诺莎的理论逻辑
《兰州学刊》2013年第3期5-12,共8页宋晓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奈格里与拉克劳政治本体论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2CZX004)
奈格里解读斯宾诺莎的路径基本遵循了德勒兹的内在性线索。他基于超验性调解权力和内在性创构力量的对抗语境,将"实体—属性—样态"的形而上学构架转变为纯粹内在性,并以创构性力量和集体性人类行动的动力体系为根基,把绝对民主揭示为...
关键词:内在性 创构性的本体论 绝对民主 超越斯宾诺莎的斯宾诺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