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GJ003)

作品数:13被引量:8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詹德斌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印度洋经济体研究》《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国际政治研究》《东北亚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中韩关系朴槿惠中国对外关系朝核问题韩日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辩论与大转折:朴槿惠时代中韩关系的反思与启示被引量:5
《东北亚论坛》2018年第1期111-126,128,共16页张弛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GJ003);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2017EGJ001);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16CG67);上海政法学院高原学科的资助
朴槿惠执政的四年是中韩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随着双边交往从"蜜月"陷入低潮,两国关系正处在建交25年以来的重大转折点上。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朴槿惠时代中韩关系的发展历程认为,当前理论界就如何处理中韩关系存在着"经中安美""...
关键词:朴槿惠时代 经中 友中 疏中 战略转型 
试析中国对外关系的差序格局--基于中国“好关系”外交话语的分析被引量:21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13-37,共25页詹德斌 
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韩建交后韩国主流对华认知的转变与对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3CGJ003)的阶段性成果
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在表述双边关系时频繁使用好兄弟、好亲戚、好朋友、好邻居和好同志等语词,最近十年平均每年达136次,涉及国家总计134个,这表明"好关系"语词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通用话语。通过对"好关系"话语的内涵分析和量化排序,我...
关键词:中国外交 对外关系 外交话语 好关系 差序格局 国际秩序观 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 
中国对外关系定位的三维审视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16年第8期86-90,共5页詹德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韩建交后韩国主流对华认知的转变与对华政策研究"(13CGJ003)
截至2015年7月,中国共与172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审视中国对外关系的定位时需要从三个维度入手,即双边关系的亲密度、双边合作的深广度和中国的重视度。三个维度的分析依据分别是中国对外关系中"好"的定位反映的圈序认同、多种形式...
关键词:对外关系定位 亲密度 深广度 重要度 伙伴关系 
从三个维度看中国对中巴关系的定位被引量:2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6年第4期67-79,共13页詹德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韩建交后韩国主流对华认知的转变与对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3CGJ003)
本文从中巴关系的亲密度、双边合作的深广度和对巴基斯坦的重视度等三个维度,通过横向比较的方式详细分析了中巴关系处于中国对外关系定位中的具体地位。从分析结果来看,巴基斯坦在亲密度和深广度中处在中国对外关系定位的最高水平,但...
关键词:中巴关系 亲密度 深广度 重视度 外交定位 
朴槿惠政府对华认知的转变与对华政策调整被引量:5
《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22-30,共9页詹德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韩建交后韩国主流对华认知的转变与对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3CGJ003)的阶段性成果
朴槿惠政府执政后将中国视为相互信赖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对外政策方面将对华外交置于仅次于美国的第二顺位。朝鲜实施第四次核试验和发射"光明星4号"卫星之后,韩国不仅认为中国在关键时候不可信,而且认为中国不是真正的战略伙伴。随着对...
关键词:中韩关系 朴槿惠政府 对华政策 认知 
朴槿惠政府对日安全合作的新动向、新动因与新挑战被引量:1
《太平洋学报》2016年第6期22-32,共11页詹德斌 
笔者主持的2015年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委托课题“韩日安全合作的动因及趋势”;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韩建交后韩国主流对华认知的转变与对华政策研究”(13CGJ003)的阶段性成果
朴槿惠政府上台之后,韩国对日安全合作呈现出一些新动向,诸如安全合作与历史问题经历了从挂钩到脱钩的调整过程,合作的动力从双边转移到三边,安全合作更注重实质而不是形式等。这些变化与韩国对安倍政府的认知调整,以及美国加大对韩施...
关键词:韩日安全合作 韩美日同盟 中韩关系 朝核问题 情报交流 
韩国对日安全合作:动向、动因与挑战被引量:4
《日本研究》2016年第1期18-31,共14页詹德斌 
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委托课题<韩日安全合作的动因及趋势>;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韩建交后韩国主流对华认知的转变与对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3CGJ003)
朴槿惠政府上台之后,韩国对日安全合作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诸如安全合作与历史问题经历了由挂钩到脱钩的调整过程,合作的动力从双边转移到多边后又回到双边,安全合作更注重实质而不是形式等。这些变化与韩国对安倍内阁的历史认知的判断...
关键词:韩日安全合作 韩日美同盟 中韩关系 朝核问题 
韩国国内在加入TPP问题上的争论及选择被引量:6
《当代亚太》2014年第6期99-116,158,共18页詹德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韩建交后韩国主流对华认知的转变与对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3CGJ003);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重大攻关项目"TPP对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Z085ZDGG13001)的阶段性成果
韩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TPP持消极观望态度。随着韩国新政府的上台和日本正式宣布加入TPP,韩国国内就是否加入TPP谈判展开了激烈辩论,韩国政府也迅速从消极观望转向谨慎研究,最后接受了赞成论者的观点,宣布对TPP"表示关注",并启动了与TP...
关键词:亚太战略 TPP FTA 
从周边看中国——韩国《东亚史》教科书中的当代中国形象被引量:8
《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28-36,共9页詹德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韩建交后韩国主流对华认知的转变与对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3CGJ003)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周边国家中,韩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透过韩国历史教科书反观中国是我们认识自身的一条有意义的途径。因为历史教科书是一个社会的支配性话语系统,更是一国对他国主流认知的反映。韩国历史教科书,特别是《高中东亚史》将当代中国...
关键词:韩国 中国 历史教科书 国家形象 认知 
甲午战争以来的中韩关系:模式、趋势和调适被引量:1
《韩国研究论丛》2014年第1期56-70,共15页詹德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韩建交后韩国主流对华认知的转变与对华政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3CGJ003)
120年前的甲午战争终结了中韩千百年来的宗藩体制,使之转向了主权平等的近代条约体制。在此后的120年间,中韩做过友邦、当过盟友,也一度是兵戎相见的敌人。虽然两国关系历经曲折,但最终建立了符合双方利益的伙伴关系。总体来看,中韩关...
关键词:甲午战争 中韩关系 模式 趋势 人文纽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