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3B137)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和建伟陆山花许见军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科技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科技学院学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康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摩诃婆罗多》《格萨尔》《格萨尔王》女性形象分析女性形象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成因考论——基于印度地理环境与社会历史的分析
《安康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82-85,共4页和建伟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摩诃婆罗多>与<格萨尔>比较研究"(SK2013B137);安徽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格萨尔>与<摩诃婆罗多>叙事比较研究"(SRC2013323)
世界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与印度地理环境及其历史文化关系密切。史诗的生成离不开印度独特的地理环境,其对印度自然风光的多处描写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蕴;史诗文本呈现的"深刻而糊涂"这一特点也是印度先民思维特征之反映。《摩诃婆罗多...
关键词:《摩诃婆罗多》 地理环境 印度文化 深刻而糊涂 
阿来《格萨尔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被引量:2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118-121,共4页陆山花 和建伟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SK2013B137);安徽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RC2013323)
阿来的《格萨尔王》是对藏族长篇史诗《格萨尔》的重述,除了篇幅减少外,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略有改变。特别是对几个主要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反映了阿来对神魔时代女性美的想象,并表达了自己在当代文化环境下的女性观。
关键词:阿来 《格萨尔王》 女性形象 女性观 
法与婚姻——《摩诃婆罗多》中的婚姻研究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61-64,共4页许见军 和建伟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3B137);安徽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RC2013323)
《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百科全书的经典著作,其中的婚姻是法的思想的生动演绎。关于法与婚姻的关系、法存在于婚姻中的结论,主要通过天神、仙人、凡人与动植物、无生命体的结合,天神、仙人与凡人的结合,凡人与凡人的结合三个方面得以证实。
关键词:印度 《摩诃婆罗多》  婚姻 
《格萨尔》和《摩诃婆罗多》比较研究的两个维度
《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82-85,共4页和建伟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摩诃婆罗多>与<格萨尔>比较研究"(SK2013B137);安徽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格萨尔>与<摩诃婆罗多>叙事比较研究"(SRC2013323)
《格萨尔》和《摩诃婆罗多》作为世界知名的史诗,虽然思想内容迥异,传播流变不同,但在文学与文学人类学维度的观照下,当二者作为文学作品以及"民族志诗学"、"人类学诗学"文本时,它们有着诸多可供比较研究之处。
关键词:《格萨尔》 《摩诃婆罗多》 文学 文学人类学 
《格萨尔》与《摩诃婆罗多》人物言语模式比较研究被引量:1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45-48,共4页和建伟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摩诃婆罗多>与<格萨尔>比较研究"(SK2013B137);安徽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格萨尔>与<摩诃婆罗多>叙事比较研究"(SRC2013323)
《格萨尔》与《摩诃婆罗多》的言语结构模式分别呈现了各自的特征。《格萨尔》史诗的韵文部分较突出地表现出了程式化特征,而《摩诃婆罗多》中大量出现的敬语反映了印度史诗言辞委婉的柔情特质。
关键词:《格萨尔》 《摩诃婆罗多》 言语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