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XW04)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龙红余青谢安辉姜贤俊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红岩》《文艺生活(中旬刊)》《文艺争鸣》《艺海》更多>>
相关主题:抗战时期陪都重庆民国时期艺术研究艺术发展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民国时期书籍装帧艺术研究被引量:1
《艺海》2012年第4期64-65,共2页龙红 余青 
重庆大学龙红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建设>(编号:09YJA760054);重庆市社科规划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一般项目<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建设>(批准号:2009XW0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研究民国书籍装帧,体现了对处于文明冲突中文化业核心地带的文化层面走向的关注,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民国时期民风的形成和文化风气的发展脉络,这对于我们了解民国时期的审美旨趣和整体艺术风貌以及更深层文化内涵,都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关键词:民国 书籍装帧 特色 研究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法艺术发展简论被引量:1
《艺术探索》2011年第6期18-22,142,共5页龙红 姜贤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建设"(09YJA760054);重庆市社科规划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一般项目"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建设"(2009XW04)
抗战时期的重庆,为民族解放而战斗的思想与各种形式运动的开展以及反映现实的艺术创作等,构成了一个息息相关的宏大系统。在这种大背景下,陪都重庆的书法艺术发展呈现出了别样面貌。基于战时文化、美术现状的总体背景,去考察陪都重庆书...
关键词:抗战时期 陪都重庆 文化 美术 书学观念 发展原因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籍封面设计构成探析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年第7期87-88,共2页余青 
本文为重庆大学龙红教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建设》(编号:09YJA760054)及重庆市社科规划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一般项目《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建设》(批准号:2009XW0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1937年到1945年重庆成为战时陪都。在此期间,重庆出版业较为繁荣,有力地促成了书籍封面设计艺术的发展。“构成”是所有造型设计艺术的基础,是一种科学的设计方法。本文以重庆作为抗战时期陪都为历史背景,运用形式分析法和图像学方...
关键词:抗战时期 重庆 封面设计 思想内涵 艺术规律 
聆听远去的声音——抗战时期陈之佛重庆画展的启示
《红岩》2011年第S3期93-98,共6页廖科 
2009年重庆大学龙红教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研究及数字化应用建设》(项目编号:09YJA760054);重庆市社科规划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一般项目《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建设》(项目编号:2009XW04)阶段性成果之一
陈之佛在重庆办过二次画展,它是作者抗战前期的工艺图案设计向宋元工笔花鸟画创作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作者在前期民族特色风格奠定的基础上向花鸟画拓展。这种风格展现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恢宏气度,是陈之佛艺术思想民族特色的核心。
关键词:抗战时期 工笔花鸟画 民族艺术 民族特色 重庆 中国文化 美术展览 图案设计 艺术思想 艺术家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展览的推介现象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1年第01X期91-92,共2页龙红 谢安辉 
重庆大学龙红教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建设>(编号:09YJA760054);重庆市社科规划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一般项目<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建设>(批准号:2009XW0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和人口的剧增,导致重庆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生活在此的书画家不得不以艺援军、糊口,举办了无以数记的大小展览,并且形成一种"三固定"的展览模式。这种带有商业性质的展览方式,直接导...
关键词:民国时期 陪都重庆 书画展览 “三固定”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