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70033)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治立更多>>
相关机构:陇东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史志学刊》《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史注自注内藤湖南《汉书》书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论《瀛寰志略》自注
《史志学刊》2016年第4期40-45,共6页刘治立 
教育部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史书自注研究"(12YJA770033)阶段性成果
徐继畬《瀛寰志略》是十九世纪中期中国最高水平的世界历史地理著作,影响十分深远。为了更好地记述各国的地理和历史变迁,阐明各种地名和人名的多种异同,书中采用自注的方法将大量的材料置于注文中,既实现了正文的简练通畅,又能很好地...
关键词:徐继畬 《瀛寰志略》 自注 
《訄书》自注的内容和特点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39-44,共6页刘治立 
教育部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史书自注研究"(12YJA770033)
《訄书》是章太炎在晚清民国之际撰写的一部政论史论著作,由于文字非常艰涩,难以理解,作者在撰定正文的同时,以自注形式解释字词,发明要旨,延伸正文内容。这些自注既是对传统史书自注体例的继承发扬,也在内容和语言表述上体现出近代的...
关键词:《訄书》 自注 内容 特点 
史注传统下的“汉书学”被引量:2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22-128,共7页刘治立 
教育部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史书自注研究(12YJA770033)
《汉书》文赡而事详,在史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班固在撰述中多用古字古义,给读者完整理解其含义造成不便。从书成不久开始,直到晚清时期,学者对《汉书》注释活动从未终止,在魏晋隋唐和清朝时期两度出现注释高潮。东汉末年以后至民国时期...
关键词:史注 《汉书》 汉书学 
林国赞《三国志裴注述》的成就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51-54,共4页刘治立 
教育部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史书自注研究>(12YJA770033);陇东学院科研项目<中国古代史注研究>(XYSK1007)阶段性成果
林国赞酷好《三国志》,在反复研读中发现了许多前人不曾注意的问题,撰成《三国志裴注述》。与其他清代学者不同,在研究《三国志》的过程中,他以裴松之注为主线,对裴注的优劣得失进行全面的概括,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从而拓展了研究思路...
关键词:林国赞 三国志 裴松之注 成就 
两晋时期的史注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33-36,共4页刘治立 
教育部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史书自注研究>(12YJA770033);陇东学院科研项目<中国古代史注研究>(XYSK1007)
两晋时期,读史和修史之风的兴盛、新材料的发现推动了史注的发展。史注逐渐摆脱了经注的羁绊,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同名史注的增多、集注的出现成为这一时期突出的特点。
关键词:两晋 史注 成就 特点 
内藤湖南对中国古代史注的误断被引量:4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20-123,共4页刘治立 
教育部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770033);陇东学院科研项目(XYSK1007)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其《中国史学史》一书中对中国古代史注提出了许多见解,但是许多认识如史注在目录著作中的地位、刘知几的史注观、史注与史评的关系、史书自注的肇始及史书他注的终结等问题与史注发展的实际不一致,很有必要予以澄清。
关键词:内藤湖南 史注 误断 
合本子注与中国古代史书自注被引量:1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34-38,43,共6页刘治立 
教育部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史书自注研究"(12YJA770033);陇东学院科研项目"中国古代史注研究"(XYSK1007)
合本子注是佛教进入中国后出现的一种佛经翻译及注释形式,魏晋南北朝及以后的史注家在传统史书自注的基础上吸收了佛经合本子注的长处,丰富了史书编纂的方法,使自注成为一种重要的史书注释形式,产生了以《洛阳伽蓝记》为代表的自注名作。
关键词:合本子注 古代 史书自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