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注

作品数:63被引量:9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治立贺立龙岳映平张瑞龙王川更多>>
相关机构:陇东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平顶山学院学报》《兰州学刊》《唐山文学》《史学月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史通》 的自注与刘知幾的史注观--兼与六朝自注比较被引量:1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2年第2期68-81,共14页伏煦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子集兴替:中古学术著述方式的转型”(21FZWB074)阶段性成果。
作为较早附有作者自注的学术著作之一,《史通》自注的注释方式及其特色值得关注。一方面,《史通》自注作为正文骈体文的一种补充手段,详述正文受体制所限而无法完整引述的史传文本;另一方面,在正文仅仅描述现象或做出结论之时,将相关的...
关键词:《史通》 刘知幾 自注 
“以史注《易》”与“以《易》言史”——干宝《周易注》的史家本色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82-87,共6页程若昕 
干宝《周易注》大量运用“以史注《易》”的方法,其背后的成因值得深思。当时文人的主要工作是论证晋朝存在的正统性,为晋元帝以臣代君事件寻找合理性。干宝《周易注》即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所作,其以汤武革命代指司马氏取代曹魏政权,以...
关键词:两晋之际 以史注《易》 干宝 
从《文史通义·史注》篇论章学诚史注观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年第4期50-53,45,共5页黎玉瑶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之《史注》篇中详细阐述了他的史注观,他所认为的前代史注是专门之学,有家学传承,讲究文简意博;且史注中的自注对撰史有甚大价值,益于修史。之所以形成他的这种史注思想,与当时的学风、学术背景是密切相关的。本文...
关键词:章学诚 文史通义 史注 
《三国志旁证》体裁考论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34-38,共5页白帆 
梁章钜《三国志旁证》常被视之为初具集解性质的总结之作。然而,将该书与《三国志》研究集大成之作、亦是成就极高的集解体史注《三国志集解》对比可见,无论是征引前人成果的完整程度还是著述的宗旨、研究的方法,均存在根本性差异。《...
关键词:梁章钜 《三国志旁证》 《三国志集解》 集解体史注 
裴松之注《三国志》补阙方法探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9年第1期96-100,共5页关雯 
裴松之注解《三国志》主要使用了补阙方法。这种方法实际包括两个具体方面,一是把陈寿《三国志》应该记载但没有记载的人和事加以补充;二是把陈寿《三国志》已经记载但没有记载详细的人和事加以丰富。裴松之注解《三国志》,补充和丰富...
关键词:《三国志注》 裴松之 史注 文学文笔 
金代修史机构与史注纂辑被引量:1
《史学史研究》2017年第1期18-32,共15页牛润珍 卢鹏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唐至民国修史机构与史注纂集"(项目编号:15JJD770005)阶段性成果
女真族建立金朝,由蒙昧而文明粲然,重视历史是其原因之一。金置国史院、起居院、著作局及译经所等编译史书,两次修《辽史》,撰成本朝《实录》十部,纂集《起居注》五部,并且还编有谱牒、玉牒、圣训、奏陈、礼书、会要、日历、行止录、《...
关键词:金朝 修史机构 实录 起居注 
裴松之的荀彧论及其历史回响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53-58,共6页刘治立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清代学者的<三国志>注研究"(QYYJC1605)
荀彧是东汉末年曹操集团的重要谋臣,由于在重大问题上违忤了曹操,最终被逼上绝路。裴松之在《三国志·荀彧传》注中,广泛征引材料以补阙,表达了对荀彧同情的理解,形成了独特的荀彧论。后世学者对荀彧的评价多因裴注而起,出现了一系列关...
关键词:裴松之 史注 荀彧 
精准扶贫的一个学术史注角:阿马蒂亚·森的贫困观被引量:40
《经济问题》2016年第12期17-20,56,共5页岳映平 贺立龙 
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与施策效率研究"(15CJL057)的研究成果之一
阿马蒂亚·森的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观点,在对贫困成因与脱贫方式的理论解析中,为精准扶贫理论发展提供了一个学术史的注角。在贫困研究对象探究上,体现了从区域到人的微观化;在贫困本质与成因分析中,体现了从收入到能力的内生性;在脱贫...
关键词:精准扶贫 阿马蒂亚·森 能力贫困 权利贫困 理论解读 
《南史注》
《唐山文学》2016年第11期83-83,共1页杨红泉 
事外:尘世之外。(南史六五〇页:时府主簿宋协亦有高趣,道规并以事外相期。)月旦:东汉许劭,汝南平舆人,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共好品评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南史六五三页:每致饷下都,韬与朝士同例,高武闻之,与延之书...
关键词:史六 道规 史注 
品味经典 塑造人生——浅谈中等师范语文教学如何贯穿国学教育被引量:1
《学理论》2015年第17期173-174,共2页吴建峰 
语文教育是关于"人"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有着取之不尽的源泉。品读经典,在语文教学中以合适的方法渗透国学教育,从而重塑精彩人生。
关键词:品读经典 难易相成 思想融合 比较学习 以史注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