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skgt201105)

作品数:8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怡李直飞周维东李金凤张玫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汉学术》《天津社会科学》《文艺争鸣》更多>>
相关主题:民国机制民国本土化问题本土化现代文学研究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再论王平陵:“民族主义文艺”还是“三民主义文艺”?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10期119-130,共12页张玫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skgt201105)的阶段性成果
王平陵被认为是"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之一,与文学史不符。"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从种族的意义上阐释民族,淡化成员的主观认同,实为南京国民政府的代称,"文艺"也成为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在民族危机加重的情况下,该口号虽然...
关键词:王平陵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三民主义文艺 党治文艺 
抗战文学的分野与联动——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与战时区域政治被引量: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78-86,共9页周维东 
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抗战时期解放区;国统区之间的文学交流与互动研究"(SC14B039);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杰出青年基金(skgt201105)
追溯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缘起,视野不能局限在抗战时期的边区之内。"新民主主义"概念的提出,与"统一战线"下"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分歧有紧密关联,为了获得"统一战线"中的文化领导权,中共需要打破共产主义理论的传统结构,开拓...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 三民主义 共产主义 民族主义文艺 域外语境 
论卞之琳1930-1934年间的创作心态及其诗歌
《文艺争鸣》2014年第10期81-90,共10页高博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skgt201105)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卞之琳的诗歌创作,学界已有相当充分的研究,并且这一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30年代作品的讨论。从分期上看,如果按江弱水的分法,将1935年作为卞之琳30年代作品前后期的分界,则论者多关注于1935—1937年间诗人的作品,从论述内容上...
关键词:诗歌创作 创作心态 卞之琳 1934年 1937年 30年代 诗体建设 艺术价值 
“民国热”与民国文学研究被引量:2
《华夏文化论坛》2013年第2期105-111,共7页李怡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skgt201105);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
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的"民国热"归根结底属于大众文化潮流,而"民国文学研究"则是中国学术多年探索发展的结果,是文学研究"历史化"趋向的表现,两者具有根本的不同,我们一方面应该加强学术研究的自觉性,与大众文化的趣味严格区分,另外一方面...
关键词:民国热 民国文学研究 社会情怀 
民国30年代关于创作不振的讨论——以《北斗》杂志为例被引量:2
《文艺争鸣》2013年第10期59-63,共5页李金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skgt201105)的阶段性成果
一、征文发起的缘由 1932年1月,《北斗》编辑部发起了“创作不振之原因及其出路”的征文讨论。为何要开展这个讨论?丁玲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在这个大变动的形势面前,左翼作家不但要带头而且要团结广大作家去反映已经变动的时代,...
关键词:《北斗》 30年代 创作 杂志 民国 左翼作家 编辑部 征文 
为什么关注“民国文学”?——在台湾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的演讲被引量:5
《江汉学术》2013年第2期61-63,共3页李怡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skgt201105)
"民国文学"是继"新文学"、"现代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之后的又一个历史概念,与其他三种文学史概念比较,它更加突出具体的国家历史情境,倡导历史还原,返回历史现场,有助于克服其他几种描述脱离历史实际的某些弊端,赋予"现代"具体的内...
关键词:民国文学 民国机制 经济形态 法律形态 
是“本土化”问题还是“主体性”问题?——兼谈“民国机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被引量:8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56-160,共5页李怡 李直飞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skgt201105);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中期成果
近年来,在反思"全球化"理论的过程中,"本土化"问题的提出确实带给了我们重新认识现代文学自身的机会。但是,由于"本土化"理论模式"化"他者理论为己用的先天缺乏研究者"主体性"的缺陷,使得"本土化"理论在面对什么是新文学真正的中国特质...
关键词:本土化 主体性 民国机制 现代文学研究 
1927—1936年的作家论写作及其经典化策略被引量:1
《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104-109,共6页陈思广 周婕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与接受研究"(项目号:12YJA751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民国历史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项目号:skgt201105)的阶段性成果
1927—1936年集中涌现的作家论写作潮是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历程中具有拓新与启迪意义的文学现象,是中国新文学第一次全面深入地总结创作成就的艺术尝试,它开创了作家论这一新的文体范式,为现代文学的经典化奠定了基础。在这一进程中,通...
关键词:1927-1936年 作家论 经典化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