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ZW054)

作品数:14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章罗生张莉何云云胡智云曾莹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井冈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甘肃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报告文学五性报告文学创作文学纪实文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典型叙事中弘扬时代与民族精神——何建明报告文学创作的当代意义被引量:2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72-77,共6页章罗生 张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审美新变及其理论意义(06BZW054)
何建明是当今影响最大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他报告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对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准确把握与成功探索。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时代主题、民族精神、典型叙事与史诗建构等方面。具体来说,又表现出选题的重大与题材的开拓...
关键词:典型叙事 时代与民族精神 何建明 报告文学创作 当代意义 
报告文学研究与文艺学的创新被引量:4
《文学评论》2011年第3期193-200,共8页章罗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审美新变及其理论意义>(06BZW054)的前期成果之一
相对于诗歌、小说等传统悠久的门类而言,报告文学研究不仅队伍不成规模,而且整体水平低下。而与此相反,报告文学创作却不但已有百多年的丰厚积累,而且自新时期以来发展迅猛、成就显著。同时,由于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一方面,其创作的有...
关键词:文学研究 文艺学 报告文学创作 创新 及时总结 新时期 诗歌 小说 
新时期报告文学本体新论被引量:2
《理论与创作》2011年第3期4-8,共5页章罗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审美新变及其理论意义>(06BZW054)的成果之一
我认为,当今的报告文学在观念和文体胜质方面巳发生根本变化,它不再只是“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相统一的“散体文章”,而是已发展、“扩张”为具有“新五性”特征的审美“文化复合体”①。其实,这主要是侧重于创作客体而言的,...
关键词:文学本体 新时期 报告文学 创作客体 写作方式 知识分子 新闻性 文学性 
“新五性”与近年报告文学创作——以张正隆、陈启文与阮梅为例被引量:3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15-118,共4页章罗生 张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审美新变及其理论意义>(06BZW054)成果之一
"新五性"是笔者针对报告文学的"旧三性"而从新时期以来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创新理论。它既为文体特性,也是价值标准。它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报告文学的观念更新与审美新变。这一点,在史传报告文学与问题报告文学中表现尤为突出。而...
关键词:“新五性” 张正隆 陈启文 阮梅 
“新五性”与报告文学之“文学”观念变革被引量:10
《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182-187,共6页章罗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审美新变及其理论意义(06BZW054)"阶段性成果
"文学性"问题是报告文学理论建构中的关键,它长期影响着报告文学创作与理论的发展。实际上,"文学性"在内涵上不断发展和深化,在外延上不断向"非文学"开放与扩张,从而使报告文学在取得辉煌成就时也逐渐形成新的审美特色,并导致其本体的传...
关键词:报告文学 文学性 新五性 观念变革 
徐刚对生态报告文学的主题拓展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119-121,125,共4页曾莹 何建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审美新变及其理论意义"(编号:06BZW0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徐刚对生态报告文学的主题拓展体现在三个方面:对生态危机的深切关注、对环境意识的激情呼吁和对人与自然的全面审视。
关键词:徐刚 生态报告文学 主题拓展 
史传报告文学的发展及其文体品格被引量:6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第1期116-125,共10页章罗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审美新变及其理论意义>(06BZW054)的前期成果
史传报告文学继1990年代向纵深发展,出现其创作高峰后,新世纪以来又有更新、更大的发展,表现出更加繁荣昌盛、迅猛发达之势。其表现,一是长篇作品(包括长篇系列)更多、篇幅更长、分量更重;二是不仅对原有题材有补充和深化,而且还发掘了...
关键词:史传报告文学 现实观照 文化批判 悲壮沉郁 史诗风范 
关于报告文学的“学理性”与“功利性”——报告文学本体新论之一被引量:8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66-74,共9页章罗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BZW054)
报告文学本体论中的传统"三性"——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已不能规范和指导当今的报告文学"现实",而必须代之以"文本内涵的学理性"等新"五性"。如果说,新时期以前的报告文学侧重的主要是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的"政论性",那么,新时期以来...
关键词:报告文学 本体论 学理性 功利性 理性美 
综合与提升:构建理论大厦的艰难求索——新世纪报告文学研究述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74-79,共6页章罗生 何云云 胡智云 
国家社会科学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审美新变及其理论意义(06BZW054)
与上世纪相比,新世纪以来,中国报告文学研究硕果累累、进步显著、来势喜人。其具体表现,一是研究队伍日益扩大,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二是研究领域拓展、观念创新、方法多样,水平和质量大为提高。总的来说,表现出构建报告文学理论体系的艰...
关键词:新世纪 报告文学 理论研究 综合与提升 
史传报告文学的发展与报告文学的观念革新被引量:9
《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138-144,共7页章罗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审美新变及其理论意义》(批准号:06BZW054)的前期成果之一
"史传报告文学"是新时期涌现的报告文学流派之一。它不仅导致了报告文学的深刻革命,而且向传统中国文论提出了有力挑战。它的发展,大致经过了1980年代的发展期、1990年代的兴盛期和新世纪以来的深化期三个阶段,而每一阶段都伴随着报告...
关键词:报告文学 史传报告文学 发展 观念革新 新“五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