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815902)

作品数:17被引量:31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田军汪品先李保华王晓燕李前裕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阿德莱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地球科学进展》《Science Bulletin》更多>>
相关主题:赤道太平洋全球季风地球系统边缘海上新世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Tracing the life history of a marginal sea——On “The South China Sea Deep” Research Program被引量:21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2年第24期3093-3114,共22页WANG PinXian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91128000);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2007CB815902)
The Major Research Program "Deep Sea Processes and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or "The South China Sea Deep", launched in January 2011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is the first large-sca...
关键词:中国南海 边缘海 生命 海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深海沉积物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跟踪 
南海西部MIS12期以来表层海水古温度演化——来自浮游有孔虫群落及其壳体Mg/Ca比值的证据被引量:5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第12期1901-1911,共11页王晓燕 李保华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15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76020;4110603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7CB815902);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编号:MG0901)资助
根据对南海西部越南岸外上升流区MD05-2901站位柱状样中浮游有孔虫群落定量统计及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壳体微量元素分析,研究首次获得南海长时间尺度上Gs.ruberMg/Ca比值古温度资料,详细阐述了南海西部自MIS12期、约45万年...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 Mg Ca比值 南海西部 海水古温度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evolution in the western South China Sea since MIS 12 as evidenced by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s and Globigerinoides ruber Mg/Ca ratio被引量:4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12年第11期1827-1836,共10页WANG XiaoYan LI BaoHua 
supported by the CAS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jects (Grant No.KZCX-YW-155-2);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40879020 and 41106035);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07CB81590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Geology,Tongji University (Grant No. G0901)
Based on the detailed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faunal count and Globigerinoides ruber Mg/Ca ratio analysis of Core MD05-2901,we reconstructed the longest Mg/Ca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sequence of the upwelling are...
关键词:planktonic foraminifera Mg/Ca ratio the western South China Sea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追踪边缘海的生命史:“南海深部计划”的科学目标被引量:34
《科学通报》2012年第20期1807-1826,共20页汪品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11280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815902)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部过程演变"简称"南海深部计划",于2011年年初启动,是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的基础研究项目.它以"构建边缘海的生命史"为主题,从现代过程和地质记录入手,解剖一个边缘海的发育史,从深海盆演化、...
关键词:南海深部计划 边缘海 深部过程 生命史 构造演变 沉积响应 生物地球化学 
跨越时空变化的季风系统——第2届PAGES全球季风研讨会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年第1期61-65,共5页田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6024);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11016);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401);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项目(10QH14026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7CB815902)
第二届PAGES全球季风研讨会探讨了全球季风的概念,讨论了区域性季风系统之间的对比关系,评估并提出了新的古季风强度的替代性指标,讨论了与季风关联的极端水文事件。研讨会从多时间尺度上综合考虑季风系统的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除了...
关键词:全球季风 PAGES 
倒数第2个冰消期印度尼西亚穿越流的增温幅度及其与高纬气候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10年第30期2944-2952,共9页田翠翠 田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6028;40976024);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11016);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401);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2005036);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项目(10QH14026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815902)资助项目
热带海区是全球水汽和热量传递的重要源区,其表层海水温度(SST)的变化必然会对高纬及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而热带与高纬气候变化的相位关系又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机制的关键.本研究展示了千年尺度上印度尼西亚穿越流(Indonesian Thr...
关键词:印度尼西亚穿越流(ITF) 冰消期(TerminationⅡ) 热带海水表层温度 高纬 相位 
Astronomically modulated late Pliocene equatorial Pacific climate transition and Northern Hemisphere ice sheet expansion被引量:5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0年第2期212-220,共9页MA WenTao TIAN Jun LI QianYu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40776028 and 40621063);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07CB 815902);the FANEDD (Grant No. 2005036),and Fok Ying Tong Education Founda-tion (Grant No. 111016)
The equatorial Pacific underwent a significant climate transition during the late Pliocen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cooling of glob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SSTs) and formation of a marked SST gradient between th...
关键词:赤道太平洋 全球气候 上新世 北半球 晚期 数字调制 冰盖 赤道西太平洋 
新生代的气候节律:赤道太平洋IODP320、321航次被引量:7
《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第12期1357-1361,共5页田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氧同位素5期以来热带西非季风气候的高辨率海洋记录"(编号:40776028);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中新世太平洋中;深层水团变化与全球变冷"(编号:NCET-08-0401);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编号:2005036);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编号:11101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7CB81590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点项目"大洋钻探站位调查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08AA093001)资助
新生代以来,地表气候在大趋势上逐渐变冷,并呈现出冷暖交替的变化节律。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量和地内气候系统的反馈效应。揭示气候变化的最终规律需要更准确的天文计算和更长、更可靠的气候替代性指标的重建。综合大洋...
关键词:新生代 气候 赤道太平洋 IODP 320 321航次 
末次冰期以来中国海区浮游有孔虫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含量变化的地层学意义被引量:3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9年第4期313-322,共10页李保华 王晓燕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5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602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815902)资助
西北太平洋尤其是中国海区末次冰期旋回中浮游有孔虫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含量变化研究是近年来最重要的古海洋学内容之一。作者综合分析了中国及邻近海区具有可靠测年地层的深海沉积物柱状样中P.obliquiloculata含量变化,探讨...
关键词: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 低值事件 末次冰期旋回 地层对比 古环境 东海 南海 
穿凿地球系统的时间隧道被引量:26
《中国科学(D辑)》2009年第10期1313-1338,共26页汪品先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7CB815902)资助
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进展在于拓宽了视域,在空间域里向更深、更宏观和更微观的领域推进,加深了对圈层相互作用的理解.由于固体与流体地球科学发展的起点在时间尺度上并不相同,也由于在时间上穿越能力的限制,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在时间域...
关键词:地球系统 时间 空间 多尺度分析 圈层相互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