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AZW002)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杜丽萍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科技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评论》《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更多>>
相关主题:戏曲传播文学样式文化自觉女性形象女性文化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论中国戏曲传播与女性文化自觉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4年第8期40-43,共4页杜丽萍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戏曲与互联网传播研究"(编号:07AZW002)研究成果
当我们反观女性文化的现代性萌芽时,戏曲则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文本样式。第一,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戏曲不是单纯地将女性形象作为审美对象束之高阁,而是用大量的笔墨去刻画女性的外在行动与内在心理,表达女性自身的情感和追求;第二...
关键词:女性文化 戏曲传播 文化自觉 中国 文本样式 文学样式 审美对象 女性形象 
戏曲传播中的雅俗文化互动
《文艺评论》2013年第8期104-107,共4页杜丽萍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戏曲与互联网传播研究"(编号:07AZW002)研究成果
与传统的诗词作品相比,戏曲更鲜明地体现出雅俗文化互动的特质。戏曲起源于民间,并长期保持着民间发展的状态,进程缓慢,形式简单。到了元代,随着文人精英地位的失落,他们开始涉足戏曲领域,施展才华,促进了戏曲艺术的成熟,推动...
关键词:戏曲传播 文化互动 雅俗 戏曲艺术 戏曲创作 文人意识 俗文学 民间 
论元杂剧传播中的异质文化交融
《文艺评论》2013年第2期153-157,共5页杜丽萍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戏曲与互联网传播研究"(编号:07AZW002)研究成果
就异族文化或异域文化的传播来说,戏曲传播的效果远远超越其他文艺样式,成为文化交融的信使和核心载体。在女真、蒙古族统治时期,汉族戏曲作家吸收了同时期女真、蒙古文化中传奇志异、慷慨豪迈的因素,推动了戏曲文化的发展,实现了...
关键词:戏曲传播 文化交融 异质文化 元杂剧 异域文化 异族文化 文艺样式 戏曲作家 
中国古代戏曲传播研究论纲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年第6期129-130,共2页杜丽萍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戏曲与互联网传播研究"(项目编号:07AZW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古代戏曲传播研究可以沿着三个方向的维度来思考:一是政策禁令、商业因素、文化娱乐等传播动因的研究;二是表演、文本、文艺评点、文化存鉴等传播模式的研究;三是戏曲传播与异质文化的交融、雅俗文化的互渗和女性文化的发展等传播...
关键词:戏曲传播 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