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392)

作品数:24被引量:32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卜平胡荣张蕾孔桂美全俊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肿瘤防治研究》《国际消化病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激素血清素IBS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六君子合旋覆代赭汤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Cajal间质细胞及干细胞因子/c-kit通道的影响被引量:19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年第6期716-722,共7页陈健海 乔大伟 李玉芳 肖云 姜礼双 崔亚 仲婕 张蕾 孔桂美 卜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173392);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No.SJLX16-0604)
目的研究六君子合旋覆代赭汤对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大鼠食管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及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c-kit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幽门半结扎+前胃结扎+大黄灌胃法建立RE脾...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 六君子合旋覆代赭汤 CAJAL间质细胞 干细胞因子/c-kit信号通道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9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7年第8期937-940,共4页姜礼双 崔亚 卜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392)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是一种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的慢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过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饮食方式等非药物性治疗;(2)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联合促动力...
关键词: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质子泵抑制剂 治疗 
食管胃肠道间质瘤治疗进展被引量:4
《肿瘤防治研究》2017年第4期303-307,共5页崔亚 姜礼双 卜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392)
食管胃肠道间质瘤生物学行为较胃肠道间质瘤差,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内镜下治疗、肿瘤摘除术以及食管部分切除术等。内镜下治疗包括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本着创伤最小...
关键词:食管 胃肠道间质瘤 手术治疗 靶向治疗 
猪胎盘水提物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抗氧化及学习记忆调节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新药杂志》2016年第23期2696-2700,共5页李小梅 周云龙 高垚垚 王冬东 黄小丽 陈琳 胡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73392)
目的:研究猪胎盘水提物(PPE)对小鼠的抗氧化及学习记忆调节作用。方法:将经D-半乳糖诱导成功的32只衰老小鼠随机分成PPE高、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分别以PPE 30,20 mg·kg^(-1)·d^(-1)、维生素E 20 mg·kg^(-1)·d^(-1)、0.9%N...
关键词:猪胎盘 衰老 水迷宫 学习记忆 抗氧化 
分级心理护理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焦虑、抑郁及血浆5-羟色胺、甘丙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7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年第35期5068-5071,共4页袁媛 陈健海 姜礼双 陈阳 肖茹萍 卜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392)
目的探讨分级心理护理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焦虑、抑郁及血浆5-羟色胺(5-HT)、甘丙肽(GAL)的影响。方法选择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19例,两组患者在相同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给予...
关键词:焦虑 抑郁 血清素 胃食管反流病 分级心理护理 甘丙肽 
便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被引量:10
《中医药导报》2016年第10期105-107,114,共4页黄小丽 陈琳 孔桂美 张蕾 胡荣 卜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392)
综述了便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认为中药治疗便秘时辨证论治、疏解调和,更有其独特优势。治疗便秘的中药剂型已不单单是汤剂,还包括丸剂、贴剂、胶囊、灌肠剂等。治疗便秘的机理有改变细胞状态、血电解质浓度、神经递质含量等。对便秘药...
关键词:便秘 药物 剂型 机制 
中药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研究进展被引量:3
《时珍国医国药》2016年第10期2484-2485,共2页何雯 朱华 卜平 
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No.LZ1319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173392)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是指药物口服后在胃中不消化吸收,而是到达结肠后再崩解或释放,从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效果的给药系统。文章就现有的口服中药制剂用于结肠定位给药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按照靶向作用机制不同进行分类,探讨其可能存...
关键词:中药 口服 结肠靶向 
炎症性肠病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6年第7期733-735,共3页仲婕 陈健海 翟达 卜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392)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DNA甲基化是发生在基因组Cp 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上的变化,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有16%的遗传可能性;IBD的免疫学研究发现本病存在由CD4+Th1、Th2、Th17、T...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表观遗传 免疫反应 肠道菌群 防御素 紧密连接 
痤疮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22
《中国医药科学》2016年第8期31-33,共3页吴欢欢 刘帅 卜平 胡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392)
痤疮是常见的皮肤病,其发病机制较复杂,多与皮脂腺分泌、痤疮丙酸杆菌、皮脂腺角化异常及遗传等有关;中西医治疗痤疮各有所长,目前多数患者对已有的治疗痤疮的方法并不满意。由此,本文就痤疮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研发出更高...
关键词:痤疮 机制 治疗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进展被引量:19
《中国内镜杂志》2015年第10期1090-1094,共5页陈健海 仲婕 孔桂美 董小耘 朱海航 卜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173392)
胃食管反流病(GERD)一直以来以抑制胃酸分泌尤其是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作为主要手段,但部分患者对其反应不佳或存在长期服药引起并发症的风险。目前基于恢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的抗反流治疗得到了广泛重视和积极尝试,创立了手术、经口咽胃...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下括约肌 治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