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

作品数:193被引量:1381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谢启芳赵鸿铁薛建阳施继龙李修松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上海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博物馆古建筑木结构文物出土关子钞版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干燥环境下出土的木质文物矫形处理被引量:1
《江汉考古》2019年第S01期39-42,共4页孙敬 胡佳佳 吴昊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资助(文物博函[2013]132号).
一、前言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地区(以下简称巴州)配合国家和地方的基本建设和工程建设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遗址采集,后又由公安部门收缴或农民上交,出土大批两汉至魏晋时期的器物,这些器物主要出土于若羌县楼兰...
关键词:文物保护 管间纹孔式 木质文物 变形部位 复合溶液 干燥环境 
河南平顶山出土彩绘龙凤纹漆耳杯豆彩绘纹饰修复
《江汉考古》2019年第S01期35-38,共4页杜可竹 杜道子 吴昊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资助(文物博函[2013]132号).
一、前言河南平顶山出土的漆耳杯豆上的纹饰精美、色彩绚丽。杯豆先以黑漆为底,然后用朱砂、赭石调制色漆在杯豆上绘制对龙对凤纹,纹饰里利用朱砂、赭石两种不同颜色进行线、面进行绘画,纹饰表达层次分明、对比强烈,有十分明显的战国漆...
关键词:漆耳杯 龙凤纹 河南平顶山 
荆州博物馆文物展陈环境空气中真菌数量及其群落特征被引量:2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9年第2期68-76,共9页雷琼 肖璇 马立安 章俊 詹亚斌 方芳 邱祖明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资助(文物博函[2013]132号)
存在于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类极其丰富,空气中有害微生物对文物安全和游客健康构成威胁,国内外博物馆均开展了馆内空气微生物的研究。为研究荆州博物馆文物展陈环境空气中真菌数量及种群分布,调查潜在的有害微生物,采用自然沉降法对3个展...
关键词:博物馆环境 预防性保护 ITS鉴定 空气真菌 
超声CT方法检测古建筑木构件缺陷研究被引量:6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8年第6期74-81,共8页马宏林 相建凯 张刚 马涛 闫蓓 吴崇珂 李战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资助(20110210).
为实现建筑木构件裂缝及孔洞的检测,采用自主研发的整套超声CT检测系统,包括非金属超声检测仪、微弱信号放大系统、探头直径转换系统、多探头固定系统和超声CT分析软件。检测中采用干耦合技术,不使用任何耦合剂,避免了耦合剂对木质文物...
关键词:超声CT 木构件 缺陷 
光纤反射光谱在彩绘文物颜料鉴别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8年第6期96-105,共10页李广华 陈垚 马越 雷勇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资助(中国书画材质、工艺与保护的无损分析新技术应用研究)(2015-302).
光纤反射光谱是一种完全无损的颜料鉴别方法,适合用于精美珍贵的彩绘文物颜料工艺研究。光纤反射光谱在国际文物研究领域已成为一种较成熟的方法,而国内由于缺乏反射光谱数据库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本研究探讨了颜料颗粒度和产地对反射...
关键词:光纤反射光谱 无损分析 彩绘文物 
改性胶原蛋白用于书画粉化颜料加固的适用性探讨被引量:4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8年第3期14-20,共7页张诺 张金萍 何伟俊 王璐 
国家文物局2013年度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传统书画装裱固色材料与技术研究>资助(2013-YB-HT-035)
胶矾水是书画装裱和修复中常用的材料,但同时也是导致纸张酸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探讨改性胶原蛋白用于书画粉化颜料加固的适用性,以鱼胶、壳聚糖及魔芋葡甘聚糖等为原料,考察了固色剂对宣纸及着色颜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色剂处理...
关键词:书画 固色 高分子材料 
长沙铜官窑谭家坡遗迹馆微环境调查研究被引量:3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8年第2期101-109,共9页侯文芳 苏伯民 顾海滨 张兴国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资助(20100505)
通过对谭家坡遗迹馆微环境长期监测,遗迹馆内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以及土壤含水率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修建外围保护建筑下的遗址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从监测结果中得出遗迹馆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与含水率的...
关键词:遗址博物馆 微环境 空气温度 相对湿度 土壤温度 含水率 
烧料礓石改性遗址土裂隙注浆材料龄期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1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年第1期220-229,共10页张景科 王南 樊孟 任晓茹 李最雄 赵林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8272);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lzujbky–2016–br02);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资助项目(20120207)~~
为探究土遗址裂隙注浆的适宜材料,选择烧料礓石与遗址土作为主要浆材。基于土遗址体力学强度及浆材流动性试验,确定3种不同浆液配比及水灰比。根据浆体在裂隙注浆工程中的实际工作条件,对浆液结石体进行室外土体掩埋养护,测试其龄期物...
关键词:建筑材料 土遗址 烧料礓石 裂隙注浆 龄期性能 固化机制 适用性评价 
馆藏皮影文物的病害分类及分级方法初探被引量:2
《西部考古》2017年第2期281-289,共9页王宁 杨颖东 白玉龙 李龙 罗玲 李明斌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馆藏皮影文物的保护研究”(20070114)资助
为了对馆藏皮影文物进行科学的保护,借鉴'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的相关成果,以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馆藏皮影文物为例,初步研究了馆藏皮影文物的病害分类及分级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部分馆藏皮影文物进行了病害调查。结果表明:馆藏...
关键词:馆藏皮影文物 病害分类 调查方法 病害程度 
盐分在文物本体中的迁移及毁损机理被引量:28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7年第5期102-116,共15页靳治良 刘端端 张永科 陈港泉 夏寅 苏伯民 周铁 吕功煊 罗宏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16630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2012CB7209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2014BAK16B00);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资助(20110207)
本文以盐分对文物本体的破坏机理为主题,分别评述了国内和国外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提出今后文化遗产盐害机理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文物本体盐害的发生、发展与遗址本体中盐分的种类、含量、文物本体微结构以及环境变化密...
关键词:文物本体 盐分迁移 盐害 毁损机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