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YY19)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涛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外语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辑刊》《孔子研究》《思想战线》《国际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孔子美国报纸报纸舆论冷战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孔子:当代美国政治舆论中的中国符号
《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114-123,共10页张涛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孔子在美国:近百年来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项目编号:2009YY19)的阶段性成果
孔子推崇德治仁政。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美国政治舆论以此为武器,结合新保守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的社会特点,对美国政治提出三大期望。第一,为政者必须品德高尚,竞选过程以及总统和官员的个人行为将品德优劣暴露无遗。第二,政治与政策必...
关键词:美国政治 舆论监督 孔子 话语武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媒体政治话语中的孔子
《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95-99,共5页张涛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2009YY19);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09SKJ01)的阶段性成果
将孔子从中国语境中剥离,放置在各种美国利益组织的关系网络之中,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媒体政治类文章引证孔子的总体状况。身处改革年代的美国既希望变革国内政治,又志在树立承载和维护公正的国际形象。各类政治人物和评论者频繁...
关键词:美国媒体 排华 政治话语 孔子形象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美社会文化交流中的孔子元素
《思想战线》2011年第1期106-110,共5页张涛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孔子在美国:近百年来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2009YY19);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孔子的美国化: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社会生活中的孔子形象"(09SKJ01)阶段性成果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但美国的中国信息极为匮乏。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之下,物质交流、人员流动和孔子学院相继启动,成为美国人获取和更新中国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些社会文化交流多与孔子联系紧密。美国人以此为基础建构的中国信息有...
关键词:中美关系 社会文化交流 孔子 中国形象 
美国政治评论中的孔子——以1920—1950年间的主要报纸为例
《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5期164-170,共7页张涛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YY19);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09SKJ01)
一战与冷战之间的美国政治生活,既有传统的两党争锋,更有罗斯福新政、禁酒运动和战时动员等打上时代烙印的事件。与每一次争议性政治话题相影随的是人们在报纸上的激烈辩论。辩论者引经据典,针砭时弊。鉴于孔子的盛名及其思想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美国报纸 政治评论 孔子 形象 
美国报纸上的孔子与近代中国的衰落 1882—1920被引量:1
《孔子研究》2010年第5期104-116,共13页张涛 
重庆市2009年度社科规划项目"孔子在美国:近百年来美国报纸上的孔子形象变迁"(项目编号:2009YY19)的系列成果之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困,积弱成疾。美国报界给予大量关注,从特有的文化角度,向读者解释中国落后局面的成因和出路。根深蒂固的文化优越感让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了中国的思想基础——孔子学说。带着既定的认知模式,他们发现,中...
关键词:美国 报纸 孔子 近代中国 衰落 
美国东亚冷战舆论中的孔子——以1949—1972年间的美国主要报纸为例被引量:1
《国际论坛》2010年第4期32-38,共7页张涛 
重庆市2009年度社科规划项目(2009YY19);重庆市教委2009年度人文社科项目(09SKJ01)
冷战期间美国在东亚面临的对手具有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传统,因此,关于孔子作用的思考时常见诸美国报端。孔子从一个备受美国媒体冷嘲热讽的历史人物,一跃成为能够化解东亚共产主义凌厉攻势的冷战利器。这是国际政治在文化传统上的投影...
关键词:冷战 美国 反共舆论 孔子 
孔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报纸援华舆论中的主角
《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134-142,共9页张涛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孔子在美国:近百年来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项目批准号:2009YY19)的阶段性成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对外关系史上的多事之秋。在美华人劳工的悲惨遭遇、传教士对中国精神领域的渗透、列强明目张胆的侵略行为乃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几大外交困境。在美国以贬损中国为主流的社会氛围中,美国报纸上的部分文章不但给予...
关键词:排华法案 美国报纸 援华舆论 孔子 中国权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