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作品数:121被引量:615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乐美旺颜廷献饶月亮孙建颜小文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核农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芝麻芝麻新品种选育黑芝麻品种选育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阳市芝麻病虫草渍害发生规律及轻简化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被引量:9
《河南农业科学》2018年第1期59-66,共8页谢富欣 李成焕 刘焱 张文菁 王飞雪 郑敏军 胡卫丽 
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15)
为了科学防治芝麻病虫草渍害,实现芝麻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等生产目标,2010—2016年连续进行了芝麻病虫草渍害的系统调查,同时2014—2016年对集成的芝麻病虫草渍害轻简化绿色防控技术进行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南阳市芝麻主要病害有立...
关键词:南阳市 芝麻 病害 虫害 草害 渍害 发生规律 轻简化绿色防控 
江淮黄褐土壤芝麻肥效研究被引量:9
《作物杂志》2017年第6期154-159,共6页赵莉 汪强 林勇翔 张祎 
基金项目: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南方栽培与土肥岗位(CARS-15-1-09)
为提高江淮黄褐土壤肥料利用率,实现芝麻增产增效的目的,通过"3414"肥料效应设计试验,对芝麻皖芝1号品种在江淮黄褐土壤上栽培种植,开展了氮磷钾肥料两年连续肥效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氮磷钾肥有利于芝麻农艺性状的改善和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芝麻 “3414”肥料效应 黄褐土 农艺性状 产量 
涝害对芝麻根系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18期1-4,27,共5页许凤英 王晓玲 张秀荣 
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渍害防控项目(CARS-15-1-07);"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D030010803);作物栽培学省级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以抗涝性不同的芝麻(Sesamum indicum L)品种2541和鄂芝2号为材料,在4片真叶期进行涝害处理48h,探讨了涝害与芝麻生长发育及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涝害导致根系生长缓慢,侧根数减少,不耐涝品种鄂芝2...
关键词:芝麻(Sesamum indicum L) 涝害 生长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气体交换参数 
辽宁芝麻品种的更替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解析被引量:1
《辽宁农业科学》2017年第3期40-42,共3页高德学 孙会杰 那艳斌 杨光 
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基金项目(CARS-15-2-03)
芝麻作为特色油料作物,在辽宁有悠久的种植历史,1983年以来辽宁省共备案(鉴定)了21个芝麻新品种。文中介绍了相关品种在辽宁省芝麻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情况,针对芝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今后新品种选育应向适合机械化作业方向发展...
关键词:辽宁 芝麻 选育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芝麻SNP和InDel标记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及连锁不平衡分析被引量:16
《分子植物育种》2017年第8期3070-3079,共10页魏利斌 苗红梅 李春 段迎辉 徐芳芳 张海洋 
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1653;U1304321;31471537);河南省技术转移专项项目(16210700006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2016YQ25;2016YQ26)共同资助
为了利用关联分析发掘芝麻种质资源中所携带的优异等位基因,并了解其对目标性状的贡献值。本研究利用随机分布于芝麻基因组中的206对多态性分子标记(167对SNP标记和39对In Del标记),对101份来自国内外的芝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亲缘关...
关键词:芝麻 SNP INDEL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连锁不平衡 
高产、多抗、优质芝麻新品种豫芝24号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7
《种子》2017年第1期117-118,共2页张体德 张海洋 苗红梅 
基金项目: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CARS-15-1-02)
豫芝24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利用有性聚合杂交结合混合系谱法选择选育出的芝麻新品种。2013—2014年参加全国芝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1 291.95kg/hm2,粗脂肪含量55.90%,粗蛋白质含量21.29%。豫芝24号具有高产、优质、抗...
关键词:芝麻 豫芝24号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高产优质多抗芝麻新品种‘豫芝21号’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3
《作物研究》2016年第5期555-556,568,共3页张体德 张海洋 苗红梅 
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5-1-02)
‘豫芝21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利用有性聚合杂交与混合系谱法选择相结合选育的芝麻新品种。2012-2014年参加河南省芝麻新品种试验,平均产量1492.35kg/hm^2,粗脂肪含量58.33%,粗蛋白质含量17.92%,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
关键词:芝麻 品种选育 栽培 豫芝21号 
高油芝麻新品种豫芝23号被引量:3
《中国种业》2016年第10期81-82,共2页张体德 张海洋 苗红梅 
基金项目: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CARS-15-1-02)
豫芝23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利用远缘杂交、回交转育与混合系谱法选择相结合选育的高油芝麻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河南省芝麻区域试验,平均单产1492.65kg/hm^2,粗脂肪含量59.30%,粗蛋白质含量17.92%。具有高产、抗病、耐...
关键词:芝麻 豫芝23号 远缘杂交 回交育种 
芝麻新品种豫芝20号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3
《河北农业科学》2016年第5期82-83,共2页张体德 张海洋 苗红梅 
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5-1-02)
豫芝20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利用有性杂交与混合系谱法选择相结合选育的芝麻新品种。2012~2014年参加河南省芝麻新品种试验,平均产量为1472.10 kg/hm2,粗脂肪含量56.99%,粗蛋白质含量18.75%。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
关键词:芝麻 豫芝20号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芝麻茎点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9种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测定被引量:5
《河南农业科学》2016年第6期72-76,共5页倪云霞 王飞 刘玉霞 刘新涛 赵辉 刘红彦 
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15-1-05);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自主创新专项基金项目
为了有效防治芝麻茎点枯病,对芝麻茎点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测定了9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采用常规鉴定和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致病菌株为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Maubl.)Ashby]。对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
关键词:芝麻 茎点枯病 菜豆壳球孢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 室内毒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