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70054)

作品数:5被引量:1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夏广兴闫伟伟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俗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宗教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密教习俗宋代佛教汉译佛典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密教传持与宋代民间五色线习俗的形成与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69-74,169-170,共6页夏广兴 闫伟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宋笔记>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4);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规划项目(11YJA770054)阶段性成果
汉魏之际,杂部密教经典已传译于中土。入唐以降,密教开宗立派,活跃于朝野上下,虽经"会昌法难"之劫而渐趋式微,但随着密教的世俗化已渐次深入民间,化俗流布。其中,民间流行的五色线习俗,即与民间传持的密教相互影响。自汉代以来,古人就...
关键词:密教 宋代 五色线习俗 阴阳五行说 
佛顶尊胜陀罗尼信仰与宋代丧葬习俗——以尊胜墓幢的建立为中心被引量:4
《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第1期59-65,共7页夏广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BZS094);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1YJA770054);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50405)
唐代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为理论依据的尊胜陀罗尼信仰,在帝王、贵族及僧人的合力推动下,逐渐形成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建尊胜陀罗尼经幢的习俗。尊胜经幢因《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而流行、发展;反过来,它本身又为此经的流布起到一...
关键词:密宗 汉译佛典 陀罗尼 经幢 
密教传持与宋代民俗风情——以宋代祈雨习俗为中心被引量:4
《民俗研究》2015年第1期104-111,共8页夏广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宋笔记>编纂整理与研究"(项目编:10&ZD104);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规划项目"密教传持与宋元社会"(项目编号:11YJA770054)的阶段性成果
密教一宗,形成于有唐一世。密宗法脉,经"会昌法难"及刀兵之劫,顿失往日之盛,渐趋式微,但已深入民间日常生活的习俗中。辗转入宋,化俗流布,写经造幢,祈雨持咒,不一而足。其中之祈雨习俗,多与密教关涉。对宋代祈雨习俗中的密教影响因子等...
关键词:密教 祈雨 习俗 
隋唐精怪小说与佛教流播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95-101,共7页夏广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宋笔记>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4)阶段性成果;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规划项目(11YJA770054)
佛教东渐,汉译佛典渐次形成。佛经文学独特的题材和奇异的艺术想象力,对当时文学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作为精怪小说,在创作过程中从佛教中汲取了灵感,使此时的精怪小说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上,较前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作者从...
关键词:隋唐五代 精怪 小说 佛教 
佛教幻化观与唐宋文学创作被引量:3
《世界宗教文化》2012年第3期102-109,共8页夏广兴 
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1YJA770054);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50405)阶段性成果
唐宋之际,佛教经过近千年传承,思想观念已深入人心,其中幻化观念在朝野上下表现尤甚。本文以唐宋文学为对象,就其中和形式两方面关涉佛教幻化观念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华梵文化交融互汇对文学创作的深层影响。
关键词:佛教 幻化 小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