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幢

作品数:330被引量:32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林悟殊殷小平董华锋周祝英韩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博物院杭州佛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陕西西安市祝村唐墓M19发掘简报
《北方文物》2024年第5期14-21,共8页 段成刚 吕佳昕 王艳朋 王艺婧(绘图) 吴旭升(摄影) 
2020年1—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祝村发掘了一批古墓葬,时代跨隋、唐、明清三个历史时期,尤以唐代墓葬数量最多。其中,M19有明确纪年,墓主为唐代官员陈少游之子陈正仪。该墓形制为长斜坡墓道单室砖室墓,...
关键词:晚唐 石经幢 墓葬 陈正仪 
西安青龙寺遗址博物馆藏经幢残石考
《中国书法》2024年第8期176-177,209,共3页贾淯雁 赵力光 
西安青龙寺遗址博物馆藏经幢残石、存四十一字(含四残字),通过对经幢残存题名部分的官职信息进行考证,推断该经幢上文字的书者为柳公权,宋申锡为主事者,建造于宝历三年正月至大和二年三月间,可能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经幢。
关键词:青龙寺遗址 柳公权 宋申锡 经幢 
保定古莲花池六幢亭综述
《档案天地》2024年第8期26-30,共5页盛潇 
保定名胜古莲花池景区内有一座古拙简朴的四角攒尖亭,该亭掩身于红枣坡上,因初建之时内藏六尊经幢而得名“六幢亭”。六幢亭内所藏经幢皆乃宋、辽、金、元之物,历史文化价值极高。一、六幢亭及亭内经幢、石臼之沿革光绪六年(1880年),莲...
关键词:莲池书院 古莲花池 光绪六年 历史文化价值 经幢 黄彭年 保定 
“焰口施食”仪式中如来名号的考察——以扬州天宁寺施食经幢为例
《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3期100-107,共8页张梦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9—16世纪西南梵文碑铭文献的佛教史研究”(22CZJ017);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南出土塔藏梵、汉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2LSC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梳理“焰口施食”文本脉络的基础上,以扬州天宁寺保存的施食经幢为出发点,考察作为仪式核心环节的如来名号问题,探讨其文本依据与科仪传统。基本证实经幢中七种如来名号来自禅宗日诵的“蒙山施食”内容,而七种真言则来自《瑜伽集要焰...
关键词:天宁寺 文本依据 科仪 正统性 仪轨 真言 如来 经幢 
经幢 曾经与佛塔一样为人熟知,现在它的境遇如何?
《中国国家地理》2024年第5期126-137,共12页萧易 
在人们的印象中,古塔与佛寺密不可分,但你是否知道,在我国唐宋时期的寺院中,还有一种外形有些像塔的石柱状物,往往与塔并立——这就是经幢。人们对它不但熟悉,还往往将其供奉在自家庭院中,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做的。但是到了后来,经...
关键词:诗人白居易 唐宋时期 经幢 
唐代宫廷乐器“太一”“天宝乐”考
《中国音乐》2024年第2期60-68,共9页庞媛月 
“太一”与“天宝乐”皆为唐代乐器大发展背景下乐器改造与新制的产物,最初作为物质交往工具出现于唐代宫廷,后又被纳入宫廷音乐系统发挥其用。板箱式乐器“太一”极有可能是由一弦琴发展而来,其产生、命名和使用皆与神学概念的“太一...
关键词:一弦琴 管形琴 太一神 佛教经幢 雅乐 
沈阳故宫原藏尊胜陀罗尼经幢考述
《理财(经济)》2024年第3期89-91,共3页于颖 
在沈阳故宫院内,露陈有一座“尊胜陀罗尼经幢”,俗称“大十面”。据《金石萃编》《山左金石志》《陇右金石录》等金石书著录,目前所见的历代存世经幢,内容以密教陀罗尼经为多,特别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占绝大多数,俗称“尊胜幢”。“...
关键词:佛陀波利 善无畏 梵本 陀罗尼 尊胜陀罗尼经幢 沈阳故宫 五台山佛教 密教 
“大唐皇帝皇后供养”经幢构件幢主献疑及相关问题补论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4年第1期109-119,F0002,F0003,共13页欧佳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五年规划项目“出土文献学科建设与中国古典学的当代转型”(项目编号:G2607)阶段性成果。
“大唐皇帝皇后供养”经幢构件是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新入藏的石刻佳品。文章通过分析考证,重申经幢构件之桓姓幢主并非见载于史书的桓彦范,而应是名不见经传的“桓纳言”。该构件也当与李唐皇室无直接关系,更可能是出自民间工匠之手。...
关键词:经幢构件 幢主 帝后供养 服饰 
地藏寺经幢
《创造》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地藏寺经幢,建于公元12世纪。立幢者为大理国的议事布燮袁豆光,即大理国派驻鄯阐府(今昆明)辅佐大理国权臣高明生的高级官员。经幢石质为砂石,幢体分为基座、幢身和宝顶三个部分,总高6.7米,七级八面,由5段砂石榫卯连接,通体雕刻佛、菩...
关键词:大理国 宝顶 布燮 天龙八部 佛教造像 经幢 12世纪 
浙江经幢的分布与形制特点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年第23期153-156,共4页孙书敏 
幢,梵文Dhvaja(驮缚若)和Ketu(计都)的意译,原指佛像前用宝珠、丝帛装饰的竿柱。经幢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催生的独特建筑造型。经幢的本源已不可细考,有人认为经幢实质上是秦汉刻石立碑的传统被佛教信徒借鉴,生发出的一种石上刻经以渡厄消...
关键词:浙江经幢 分布特点 形制特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