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08009)

作品数:13被引量:17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咏梅顾国维黄明祝赵建夫李文书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环境》《环境科学》《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更多>>
相关主题: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啶焦化废水有机物共代谢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Biodegradation of 2-methylquinoline by Enterobacter aerogenes TJ-D isolated from activated sludg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3年第7期1310-1318,共9页Lin Wang Yongmei Li Jingyuan Duan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50108009);the Program for New Century Excellent Talents in University(No.NCET-08-0403);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No.2012KJ019)
Bacterial strain Enterobacter aerogenes TJ-D capable of utilizing 2-methylquinoline as the sole carbon and energy source was isolated from acclimated activated sludge under denitrifying conditions. The ability to degr...
关键词:BIODEGRADATION Enterobacter aerogenes TJ-D 2-methylquinoline denitrifying conditions activated sludge 
Promotive effect of pyridine on indole degradation by activated sludge under anoxic conditions被引量:1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07年第4期493-497,共5页LI Yongmei LI Wenshu GU Guowei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 No.50108009).
Batch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promotive effect of pyridine on indole degradation under denitrifying conditions.The seed sludge was obtained from a local coal-cok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
关键词:INDOLE PYRIDINE promotive effect DENITRIFICATION 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 
废水综合毒性研究方法综述被引量:1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第z1期193-197,共5页江敏 顾国维 李咏梅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Y1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108009)
废水综合毒性反映了废水对水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在废水处理、排放、监督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方法包括微生物法、水生动植物试验法以及其他方法,如Ames试验、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彗星试验等.水生动植物试验又包括藻类、蚤类...
关键词:废水综合毒性 微生物法 水生动植物法 
缺氧条件下含氮杂环化合物吲哚和吡啶的共代谢研究被引量:5
《环境科学》2006年第2期300-304,共5页李咏梅 李文书 顾国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108009)
以含氮杂环化合物吲哚和吡啶为研究对象,在传统的缺氧反硝化机理研究基础上,通过向配制废水中加入硝酸盐氮,研究吡啶和吲哚在缺氧条件下的共代谢作用.结果表明,吡啶和吲哚缺氧共代谢的最佳碳氮比为8.4~8.9之间.硝酸还原酶适宜...
关键词:吲哚 吡啶 共代谢 缺氧反硝化 硝酸还原酶活性 
含氮杂环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研究被引量:30
《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第9期1253-1258,共6页江敏 李咏梅 顾国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108009)~~
研究了6种典型含氮杂环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获得了吲哚、吡啶、喹啉、异喹啉、2甲基喹啉和8羟基喹啉对小球藻的48hEC50、对大型蚤的48hLC50、对斑马鱼的96hLC50及对发光细菌的15minEC50值.6种物质对大型蚤、斑马鱼及发光细菌的...
关键词:含氮杂环化合物 小球藻 大型蚤 斑马鱼 发光细菌 价分子连接性指数、辛醇/水分配系数 
同分异构体喹啉和异喹啉的缺氧降解性能比较被引量:5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年第6期420-422,共3页李咏梅 孙丽娟 黄明祝 顾国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108009)
研究了同分异构体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喹啉和异喹啉在缺氧条件下的降解情况,发现两者表现出不同的缺氧降解特性。喹啉可以在缺氧条件下得到有效降解,其缺氧降解的最佳碳氮比为8。在最佳碳氮比条件下,喹啉的缺氧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
关键词:喹啉 异喹啉 缺氧降解 碳氮比 硝酸盐利用 
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啶的缺氧降解和毒性削减研究被引量:7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年第3期171-174,共4页金艳 李咏梅 黄明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108009);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资助项目
运用摇瓶试验,研究了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啶的缺氧降解情况、毒性削减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吡啶缺氧降解过程中,有利于废水毒性削减的C/N比为8左右;废水中主要致毒物质为吡啶和亚硝酸盐,且亚硝酸盐的毒性大于吡啶的毒性,两...
关键词:含氮杂环化合物 毒性削减 缺氧降解 吡啶 亚硝酸盐 降解过程 摇瓶试验 C/N比 相加作用 废水毒性 初始浓度 致毒 
利用缺氧反硝化去除苯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4
《给水排水》2005年第3期51-54,共4页李本玉 顾国维 李咏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108009)
研究难降解有机物苯在缺氧反硝化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性能。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对含苯废水处理的运行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7.5,C/N约为15时,苯可以完全降解且出水中不含NOr--N。
关键词:反硝化 难降解有机物 废水处理 C/N 去除 出水 生物降解性能 缺氧 研究 试验条件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被引量:21
《四川环境》2005年第1期61-64,73,共5页孙丽娟 李咏梅 顾国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0108009);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杂环化合物是焦化、印染、农药等工业废水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是造成这类废水难生物降解的主要原因。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好氧、厌氧、缺氧条件下以及共基质条件下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部分菌种对杂环化合物的...
关键词:含氮杂环化合物 生物降解 途径 共代谢 
缺氧条件下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啶毒性削减研究被引量:3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期68-71,共4页李咏梅 黄明祝 周琪 顾国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0 10 80 0 9)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运用摇瓶试验研究了吡啶废水的降解及其毒性削减规律 .结果表明 ,废水中主要的致毒物质为吡啶和亚硝酸盐 ,二者的联合作用为相加作用 ,且亚硝酸盐对发光细菌的毒性比吡啶的大 ;吡啶降解过程中废水毒性削减的最佳碳氮质量比为 8.0左右 ;...
关键词:杂环化合物 吡啶 缺氧 发光细菌 毒性削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