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C770007)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冯玉荣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变乱明末清初理学重整地方秩序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消解易代:从《同郡五君咏》看清初士人的身份认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83-89,共7页冯玉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变动时期地方秩序的重整:以明末清初的江南为中心考察"(08JC770007);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群体与社会变迁--多学科视域下的前近代社会群体研究"(CCNU09C02004)
明清易代造成士人出处与认同上的混乱,这种焦虑不仅存在遗民,也存在清入仕之士。清初松江士人利用咏史诗《五君咏》这一体裁,吟咏本郡名士,将晚明地方乡贤与易代之际的名士一起吟咏,以"文人"身份认同来逃避易代所带来的政治上的偏见、...
关键词:易代 《五君咏》 士人 身份认同 
变乱时期地方秩序的重整——桐乡张履祥的理学实践被引量: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82-86,共5页冯玉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变动时期地方秩序的重整:以明末清初的江南为中心考察"(08JC770007)
张履祥为生活于民间的一介贫儒,生前并未显赫,但他在居乡期间,针对明清易代前后社会的变乱,提出许多针砭时弊的对策,倡导移风易俗,竭力改造桐乡风俗。张履祥对"风俗"的重视,不仅是他对明末清初社会秩序危机意识的一种看法,也是他继承朱...
关键词:明末清初 张履祥 地方秩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