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YY120)

作品数:15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蒋勇王志军周云亮廖巧云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外语教学与研究》《语言研究集刊》《当代修辞学》更多>>
相关主题:允准扩域浮现选词信息熵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艺术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述谓式“一V一V”的语义机制与情状类型
《宜宾学院学报》2022年第9期93-102,共10页赖逸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负极词的空间映射研究”(12BYY120)。
“一V一V”具有述谓与指称两种语法功能,述谓式“一V一V”具有重叠式短语、非重叠式并列短语、承接式紧缩复句三种语法形式。从事件角度看,述谓式“一V一V”的语义机制是将上位事件拆分为原子事件,使上位事件以原子事件组合片段的形式...
关键词:一V一V 语义机制 (非)重复情状 主观小量 
论《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沧桑美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2年第5期56-58,共3页赖逸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极词的空间映射研究”(12BYY120)阶段性研究成果。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在歌词层面通过“横跳”的时间叙事、遥远的空间叙事,将“沧桑美”构建于叙事时空之中。落实到具体事件时,叙事主体由常见的“牧羊女”变为善良而深情的“牧羊男”;作为另一事件主体的“养蜂女”的隐退,在构造单向...
关键词: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沧桑美 时空叙事 审美张力 
“双行道”与“钳形结构”--论《信条》的时间叙述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134-140,共7页史航宇 赖逸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极词的空间映射研究”(12BYY120)。
《信条》以“熵减”设定时间逆行的元素,构造了独特的情节结构与镜头语言,在以往逆向叙述的基础上,将逆向叙述与正向叙述结合,并置时间逆行与时间顺行,形成了“双行道”式的叙述结构。这样的叙述方式造成叙述行为时间与被叙述时间的结...
关键词:《信条》 双行道叙述 钳形结构 因果序 时间序 
隐喻-转喻视角下中国古典名词的美学认知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45-47,共3页赖逸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极词的空间映射研究”(项目编号:12BYY120)资助。
部分日趋式微的中国古典名词拥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美感来源的核心机制在于“陌生化”。就认知思维而言,自然事物类古典名词主要涉及“隐喻”思维,月令时间类古典名词主要涉及“转喻”思维,颜色类古典名词则涉及这两种认知思维。它们为...
关键词:古典词汇 隐喻 转喻 认知美学 传统文化 
《灯火里的中国》歌词的版本变迁与美学认知被引量:3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1年第12期65-66,共2页赖逸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极词的空间映射研究”(12BYY12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不同版本《灯火里的中国》的歌词有所不同,正式版对原版歌词的修改弱化了作品地域色彩,拉近其与更多审美主体的距离,赋予其更多的古典美,彰显了家国情怀与时代精神。本文围绕核心词汇"灯火",从不同视角、层面描绘出"灯火里的中国"的具...
关键词:灯火里的中国 歌词版本 意象 叙事 认知美学 
等级含义论对任指词浮现极性特征的解释力被引量:5
《当代修辞学》2017年第6期42-59,共18页蒋勇 王志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负极词的空间映射研究"(项目编号为12BYY120)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基于英语、汉语的语言事实和关联论、博弈论,评述等级含义论对任指词浮现极性特征的解释力并做出修正,指出任指词的浮现极性特征主要是由它本身的任选义和梯级蕴涵义决定的。Chierchia(2013)认为any表示some(某个、某些)的意义,同...
关键词:等级含义 任何 任指词 扩域 下向蕴涵 极性 
任指词的量化义的推导
《语言研究集刊》2017年第2期74-94,380-381,共22页蒋勇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负极词的空间映射研究”(项目编号12BYY120)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从关联论的角度阐释任指词在语境中量化义的推导过程,廓清各种理论谬误。有的研究者(如Ladusaw 1979;Linebarger1987;Dayal 1998,2004)把any分为PS any和FC any,前者表存在量化义,后者表全称量化义;有的研究者(如Kadmon&Landman1993...
关键词:任指词 全称量化 存在量化 语境假设 
“到底”“究竟”不被是非问句允准的理据——基于信息熵的新解被引量:7
《当代修辞学》2016年第6期61-74,共14页蒋勇 王志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负极词的空间映射研究"(项目编号为12BYY12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词语极性特征的信息论研究"(项目编号为12YJA74003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研究"到底"、"究竟"不被是非问句允准的理据。先评述各派对"到底"和"究竟"的研究以及他们能否解决这个问题,然后用信息论中的"信息熵"这一概念对该问题作出新的解释。指出"到底"和"究竟"在问句中能加强疑惑语气,提升问句的信息熵,...
关键词:到底 究竟 端的 扩域词 疑惑度 自信息 信息熵 
任选词表极点义的关联条件
《语言研究集刊》2015年第2期1-20,352,共21页蒋勇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负极词的空间映射研究”(项目编号:12BYY12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词语极性特征的信息论研究”(项目编号:12YJA740031);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2015年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汉语心理空间整合的共时与历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Fauconnier(1975a,1975b)等指出any暗示梯级中的极点,但未分析其中的原因。Lee&Horn(1994)等认为any的本义就是极点义,但迄今为止尚无文献有效地解决任选解释代表的不定指意义和梯级解释代表的定指意义之间的矛盾。而反梯级解释的一派(...
关键词:任选词 语义收缩 极点 最佳关联 
“都”允准任选词的理据被引量:9
《当代修辞学》2015年第5期19-34,共16页蒋勇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负极词的空间映射研究"(项目编号为12BYY12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词语极性特征的信息论研究"(项目编号为12YJA740031)的阶段性成果
Giannakidou&Cheng(2006)认为在"疑问不定词+‘都’"结构中,"都"能限定变量的范围,允准疑问不定词用于存在闭包语境。本文持不同的观点,提出显性-隐性限定说,指出:(1)"都"不具有限定范围的功能,它以总括义引导对疑问不定词的虚指义和任...
关键词:任选词 浮现极性特征 无定任选 有定任选 存在闭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