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8YA-01)

作品数:6被引量:5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郭忠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代哲学》《比较政治学研究》《中国公共政策评论》更多>>
相关主题:公民身份创造历史福利国家分形威权主义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动态匹配·多元认同·双向建构--再论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被引量:32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60-168,共9页郭忠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Z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C810048);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YA-01)
围绕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这一问题,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维系论"、"切割论"和"匹配论"。"维系论"在公民身份与文化认同之间建立起单线对应的关系;"匹配论"区分了两种公民身份和两种国家认同,并在它们之间建立起双线匹配的关系;"切...
关键词:公民身份 国家认同 维系论 切割论 匹配论 
社会权利的历史分形与当代整合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10年第1期204-218,共15页郭忠华 
作者主持的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YA-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C810048);中山大学“211工程”三期行政改革与政府治理研究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社会权利是公民身份权利的基本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通过与国家政权、民族主义、资本主义等因素的组合,社会权利在历史上表现出不同的模式。19世纪后半期,社会权利与民族主义、威权政权的结合催生了德国威权主义的社会...
关键词:社会权利 公民身份 威权主义 资本主义 福利国家 
吉登斯“创造历史”理论的再思考
《现代哲学》2010年第3期55-61,共7页郭忠华 
作者主持的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YA-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C810048);中山大学“211工程”三期行政改革与政府治理研究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吉登斯看来,马克思尽管提出了"人类创造历史"的命题,但却没有对自己的命题做出明确的解释。为此,他举数十年之功,从创造历史的起点、方式和结果等角度对马克思的命题进行全面的阐释。按照他的观点,只有在启蒙运动之后,由于"历史性"的...
关键词:吉登斯 马克思 创造历史 结构化理论 
社会权利的历史分形与当代整合被引量:1
《比较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1期40-58,共19页郭忠华 
作者主持的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YA-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C810048);中山大学“211工程”三期行政改革与政府治理研究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社会权利是公民身份权利的基本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通过与国家政权、民族主义、资本主义等因素的组合,社会权利在历史上表现出不同的模式。19世纪后半期,社会权利与民族主义、威权政权的结合催生了德国威权主义的社会...
关键词:社会权利 公民身份 威权主义 资本主义 福利国家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公民身份体系的建构被引量:14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84-89,共6页郭忠华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8YA-01);教育部研究项目;中山大学“211”工程三期行政改革与政府治理研究项目
公民身份是连结个体与民族国家的制度性纽带,体现了个体与国家之间的互惠关系。在全球化时代,以民族国家作为参照系的公民身份越来越受到侵蚀。全球化不仅外在地削弱了公民身份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制度性关联,而且还内在地给个体的自我认...
关键词:全球化 公民身份 民族国家 多元公民身份 
马克思的历史观与“创造历史”被引量:8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2期86-93,共8页郭忠华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YA-01);教育部项目“当代中国的公民身份权利研究(1978-2008)”;中山大学“211工程”三期行政改革与政府治理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人们创造历史"的命题从生产劳动的角度理解历史,把人民群众看作创造历史的主体,把生产劳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看作创造历史的活动,把共产主义社会看作创造历史的归宿。20世纪下半叶,吉登斯、诺斯、德里达对这个命题进行了重新解...
关键词:马克思 历史观 创造历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