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2BYY029)

作品数:6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卫东杨爱姣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言学论丛》《古汉语研究》《南开语言学刊》《中国语文》更多>>
相关主题:文白异读北京官话词缀化虚化方位词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从谚解《老乞大》看北京官话文白异读和京剧“上口字”被引量:3
《中国语文》2020年第4期458-480,512,共24页张卫东 
广东省《〈伍伦全备谚解〉所记音系研究》(批准号02G9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老乞大〉多版本语言学比较研究》(批准号02BYY029)资助。
谚解《老乞大》6个版本前后衔接,纵贯明清278年,以其独特方式记录了北京官话音系演变过程中新旧更替的一段历史。谚解《老乞大》左、右音显示的新旧、正俗并存的现象,就是“文白异读”。这种新旧更替,今已基本完成,曾经的此类“文白异...
关键词:谚解《老乞大》 北京官话 文白异读 左音 右音 分尖团 上口字 
从对音文献看北京官话的“文白异读”被引量:2
《南开语言学刊》2018年第1期19-27,共9页张卫东 
广东省“《伍伦全备谚解》所记音系研究”(批准号02G90);教育部“朝鲜文献与近代汉语音韵史研究”(批准号01JD74000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老乞大》多版本语言学比较研究”(批准号02BYY029)资助
北京官话的文白异读,以往未见作为'一种可以目睹其形成过程的语言现象'来研究的。自从大批'对音资料和异域记载'被发掘后,这样的研究始为可能与可行。依此思路展开的初步研究,展现了文白异读'可以目睹'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揭示了学界关...
关键词:对音文献 文白异读 北京官话 所谓“共识” 
曾梗二摄德职陌麦韵入声洪音字的“两韵并收”——基于《老朴》等标音文献的考察被引量:3
《语言学论丛》2016年第1期1-29,共29页张卫东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老乞大》多版本语言学比较研究”(批准号02BYY029);广东省“《伍伦全备谚解》所记音系研究”(批准号02G90);教育部“朝鲜文献与近代汉语音韵史研究”(批准号01JD740004)的资助
本文以《老朴》等北方官话(北京)近代标音文献为依据,系统考察中古曾梗二摄入声洪音字读音及其'两韵并收'的演变,从而获知:(1)此种'两韵并收'最早见于明代中叶的《翻译老朴》;(2)其初始形态:左音即正音全数为皆来韵(入声),右音即俗音多...
关键词:曾梗洪音入声字 两韵并收 文白异读 皆来韵 歌戈韵 正俗易位 
论《中原音韵》东锺庚青之“两韵并收”被引量:3
《语言学论丛》2013年第2期238-257,375,共21页张卫东 
广东省《〈伍伦全备谚解〉所记音系研究》(批准号02G90);教育部《朝鲜文献与近代汉语音韵史研究》(批准号01JD74000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老乞大〉多版本语言学比较研究》(批准号02BYY029)资助
所谓《中原音韵》东锺庚青之'两韵并收',指中古曾梗二摄部分唇音和牙喉音(含影母)字,既为庚青韵所收,又为东锺韵所收。这种'两韵并收'的性质如何?王力先生认为是历史音变的结果。这样看是正确的。然而由于不是系统的历史考察,他的有些...
关键词:两韵并收 东锺韵 庚青韵 文白异读 
“近代汉语指代词的音变都不怎么合乎规律”吗?被引量:1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48-155,共8页张卫东 
广东省<〈伍伦全备谚解〉所记音系研究>(02G90);教育部<朝鲜文献与近代汉语音韵史研究>(01JD74000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老乞大〉多版本语言学比较研究>(02BYY029)
梅祖麟先生1986年评吕著《近代汉语指代词》时提出一个观点:"近代汉语指代词的音变都不怎么合乎规律"。支撑这一论断的是所谓"合音"说。然"合音"说既有悖于汉语音韵传统,亦不获汉语方言学支持,更将假借字当"真"(本字),在近代汉语史上只...
关键词:近代汉语指代词 音变 “合音” 假借字 “准通语” 
空间感在古代汉语的“里”词缀化进程中的作用被引量:5
《古汉语研究》2012年第4期56-60,96,共5页杨爱姣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老乞大>多版本语言学比较研究"(批准号02BYY029);广东省社科处十五规划一般项目"<伍伦全备谚解>所记汉语音系研究"(批准号02G90)
在古代汉语的"里"后缀化进程中,它的意义、功能至少发生了两次密切相关的变化:第一次是其由原始义引申出抽象义,功能由指向实物转变为指向位置,词性由普通名词转化为方位词;第二次是"里"的词汇义脱落,由方位词虚化成为构词的后缀。在这...
关键词:空间感 词缀化 方位词 虚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