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XZW018)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田源刘静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现代中文学刊》《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抗战诗歌盗贼心理接受心理穆木天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论抗战诗人对日本形象的书写程式与接受心理
《现代中文学刊》2015年第5期92-96,共5页田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诗坛的日本因素"(编号:08XZW018)研究成果
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回顾抗战诗歌在战火纷飞的特定时代所历经的轨迹,其中的日本形象实乃中国诗人主体意识的产物。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倭"形象在先验层面奠定了抗战诗人对"他者"的初始理解,战场见闻与异域留学组建起两大不同的...
关键词:抗战诗人 抗战诗歌 “他者” 书写程式 心理征兆 
胡风抗战诗歌文艺观与日本现代文学理论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52-55,51,共5页田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诗坛的日本因素"(编号:08XZW018)的研究成果
胡风在抗战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塑造了丰富的形象,这些形象的生成与胡风的文艺思想密切相关。同时,胡风战时文艺观也深受日本现代文学理论的熏陶和影响,在藏原惟人"无产阶级现实主义论"的指导下,他提出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此外,还批判地吸...
关键词:胡风 抗战诗歌 文艺观 日本现代文学理论 
处心积虑的盗贼——1931年抗战诗歌中的日军形象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年第4期37-39,44,共4页田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诗坛的日本因素"(编号:08XZW018)的研究成果
在1931年的抗战诗歌中,日军几乎都被描绘成了抢劫和杀人的盗贼。笔者试图通过对日军盗贼形象外部特征的梳理,追溯盗贼形象的源流,通过分析他者与注视者之间的关系,从而系统全面地剖析和阐释在1931年抗战诗歌中的日军形象。
关键词:1931年 抗战诗歌 盗贼 日军形象 
穆木天文学起点与日本因素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28-30,35,共4页刘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诗坛的日本因素"(项目号:08XZW018)的研究成果之一
穆木天早期留日经历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极具代表性。日本留学生涯使穆木天由立志工业救国,转而走向文学,沉溺于象征主义,继而写作了被称为中国象征主义宣言书的《谭诗》,期间他的创作激情也得以激发,出版了诗集《旅心》。日本成为穆木天...
关键词:穆木天 文学志点 日本际遇 
生命的文学:郭沫若与厨川白村被引量:1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88-92,共5页刘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诗坛的日本因素"(编号:08XZW018)
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说指向对生命冲动、个性舒展和个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强烈关注,他以生命哲学为基点建立的"生命的文学"观在郭沫若这里得到了强烈的回应。但郭沫若与厨川白村对于"生命的文学"的具体内涵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吸收...
关键词:“生命的文学” 郭沫若 厨川白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