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2011BB008)

作品数:6被引量:2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孙道旺尹桂芳王玲马继琼杨奕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期刊:《云南农业科技》《西南农业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魔芋花魔芋褐化结实率对花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怒江地方花魔芋资源增产性与抗病性分析被引量:1
《西南农业学报》2017年第2期417-420,共4页孙道旺 曹继芬 尹桂芳 卢文洁 李春花 王艳青 和桂莲 李春林 王玲 王莉花 
云南省科技厅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2011BB008);云南省科技厅州(市)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工程(2013EG031)
文章对怒江地方花魔芋资源的增产性(生育期、重量增长率、繁殖倍数)和软腐病抗性进行了试验观察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受干旱影响下,怒江花魔芋试验材料生育期157~163 d,平均为160.68 d,重量增长率(膨胀率)为49.58%,繁殖倍数为4.77,...
关键词:怒江花魔芋 资源 增产性 抗病性 
不同授粉时期对花魔芋杂交结实率的影响被引量:5
《西南农业学报》2016年第10期2436-2440,共5页孙道旺 赵琴 杨奕 尹桂芳 马继琼 潘开华 吴康 徐道楠 王玲 
云南省科技厅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2011BB008);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项目(2014CZZY001)
魔芋在产业发展中,长期无性繁殖导致种性退化和品质下降。利用魔芋杂交有性繁殖,是保持种性、品种定向培育和丰富遗传资源的有效途径。魔芋有性繁殖周期为4~5年,为提高杂交结实率,获得需要的杂交种子量,研究杂交种子繁育技术尤其...
关键词:花魔芋 杂交 人工授粉 结实率 
利用组织培养成芋技术快速构建魔芋杂交品系的探索被引量:5
《西南农业学报》2016年第6期1398-1403,共6页马继琼 尹桂芳 孙道旺 杨奕 王玲 
云南省科技厅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2011BB008)
魔芋杂交种子休眠期长和种芋繁殖慢等特性,一粒杂交种子衍生为一个品系至少需3~4年,选育周期长成为杂交育种的主要障碍。本研究选取曲靖花魔芋异株人工授粉约1个月左右的幼嫩杂交种子,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获得了试管微型芋。研究表明...
关键词:魔芋 杂交种子 组织培养 试管微型芋 
外植体取材时期对地涌金莲组织培养褐化的影响被引量:5
《西南农业学报》2015年第1期349-352,共4页尹桂芳 孙玲 马继琼 孙道旺 杨奕 王玲 罗红梅 蒋晓云 陈燕萍 
云南省科技厅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2011BB008)
以5、7、9、11月取材的地涌金莲幼嫩花蕾为外植体,对不同取材时期愈伤组织诱导率、褐化率及分化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月取材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最低,为67.79%,显著低于其余取材时期,11月取材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83.96%,...
关键词:地涌金莲 组织培养 褐化 外植体 取材时期 
红魔芋组培苗大棚栽培及管理技术被引量:1
《云南农业科技》2014年第1期36-37,共2页蒋晓云 李进波 李珏 杨凤珍 马继琼 尹桂芳 孙道旺 
云南省科技厅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2011BB008)
魔芋是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 phophallus Blume)含有丰富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的植物,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中,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红魔芋是近年来在中缅边境发现的一个魔芋新品种,该品种耐高温、高湿,抗病...
关键词:魔芋属 培苗 中缅边境 ARACEAE 葡甘露聚糖 GLUCOMANNAN 魔芋生产 栽培基质 亚热 
云南魔芋资源种间杂交育种初步研究被引量:5
《西南农业学报》2013年第5期1992-1995,共4页孙道旺 马继琼 尹桂芳 蒋晓云 陈燕萍 徐云 王玲 
云南省科技厅"十一五"科技创新强省计划(2007AB003);云南省科技厅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2011BB008);国家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2011GB2F300011);云南省农科院项目(YAAS2012ZY011)
云南是魔芋起源中心之一,云南的魔芋资源十分丰富,居全国之首。文章用常规育种方法,以栽培品种花魔芋、野生资源勐海魔芋和滇魔芋为试验材料,开展魔芋种间杂交育种研究。结果表明,以勐海魔芋和滇魔芋作为母本,花魔芋为父本,均能杂交成功...
关键词:魔芋 资源 杂交育种 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