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6003010B)

作品数:9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白一松杨联松朱启升张德文杨前进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农业科学》《中国农学通报》《杂交水稻》更多>>
相关主题:选育两系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制种技术徽两优6号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的选育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35期17804-17805,共2页张德文 杨前进 王士梅 汪婉琳 朱启升 
安徽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6003010B);安徽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09080703028)
[目的]培育籼型优质光敏核不育系绿敏S。[方法]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广占63S为母本,与含苯达松敏感基因的农林8号M系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2007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结果]绿敏S不育期间败育彻...
关键词:籼稻 苯达松敏感 光温敏核不育系 绿敏S 优质 选育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徽两优6号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6
《杂交水稻》2009年第4期24-25,共2页杨联松 王伍梅 张效忠 白一松 王步林 陈文彬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01-3;2008BAD93B02);安徽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6003010B)
根据徽两优6号(1892S/扬稻6号)父母本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配套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 徽两优6号 制种技术 
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52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3
《杂交水稻》2009年第1期27-28,共2页施伏芝 罗志祥 阮新民 倪金龙 苏泽胜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6DFA32990);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7GB2C300144);安徽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6003010B)
协优52(协青早A/OM052)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早熟、高产、抗病能力强、适应性较广等特点,200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根据协优52父母本的特征特性及多年制种实践,总结了协优52的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杂交水稻 协优52 制种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徽两优6号被引量:6
《杂交水稻》2009年第1期89-90,共2页杨联松 白一松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1-3);安徽省财政种子工程项目;安徽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水稻新组合(品种)选育及技术创新"(06003010B)
徽两优6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扬稻6号选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8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 徽两优6号 选育 
杂交中粳稻新组合80优1号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2008年第4期27-28,共2页杨联松 白一松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1-7);安徽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6003010B)
根据杂交中粳稻80优1号(80-4A/粳恢1号)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配套制种技术。
关键词:杂交粳稻 80优1号 制种技术 
混制1号机械化混播制种生产技术被引量:21
《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第10期66-69,共4页张德文 杨前进 王士梅 汪婉琳 朱启升 
安徽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水稻新组合(品种)选育及技术创新"(06003010B);安徽省发改委种子工程项目"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新技术推广及‘混制1号’试验;示范;产业化"
混播制种是指将杂交水稻的父、母本亲本种子混合播种,扬花授粉后再通过化学方法去除父本,收获杂交种的一种机械化制种方式,是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方向。文中从机械旱直播、机械水直播和机械插秧等3个方面阐述了杂交水稻混播制种从播...
关键词:混制1号 机械制种 生产技术 
优质杂交中粳稻新组合80优1号被引量:1
《杂交水稻》2008年第1期80-81,共2页杨联松 吴文革 白一松 
国家农业部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05-01-03B);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2006,2007年度土地治理项目“水稻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安徽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6003010B)
80优1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BT型不育系80-4A与恢复系粳恢1号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杂交粳稻 80优1号 优质 选育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徽两优3号被引量:1
《杂交水稻》2007年第6期84-85,共2页杨联松 张效忠 白一松 
国家农业部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05-01-03B);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1-3);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2006;2007年度土地治理项目;安徽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6003010B)
徽两优3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RH316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 徽两优3号 选育 
不同时期喷施苯达松对混制1号制种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11期3212-3213,3215,共3页张德文 陈多璞 杨前进 朱启升 
安徽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6003010B);安徽省发改委种子工程项目
研究了不同时期喷施苯达松对混制1号制种产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混播制种苯达松用药时期越早,恢复系杀死的越彻底,生产的杂交种产量越高,种子纯度越好;又因见穗期喷药对父本的花粉育性没有太大影响,所以混播制种喷施苯达松的...
关键词:混制1号 苯达松 喷药时期 花粉育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