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111011700)

作品数:7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道圩王静毅陈延惠吕宗强米银法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农业科学》《河南农业大学学报》《落叶果树》更多>>
相关主题:猕猴桃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细胞分裂素猕猴桃果实特异表达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特异性启动子在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转化中的应用被引量:4
《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14期5798-5800,共3页理莎莎 朱道圩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111011700)
综述了特异性启动子在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转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 特异性启动子 细胞分裂素 
猕猴桃果实特异表达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4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16期4773-4774,4788,共3页王静毅 朱道圩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111011700)
以pBI121质粒为载体,将猕猴桃素基因启动子与ipt编码基因连接,构建猕猴桃果实特异表达ipt嵌合基因。
关键词:猕猴桃 植物表达载体 猕猴桃素基因启动子 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 
奇甜蛋白基因在园艺作物中的表达被引量:2
《细胞生物学杂志》2005年第5期535-538,共4页朱道圩 秦永华 张上隆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o.0111011700)~~
奇甜蛋白(thaumatin)是从非洲西部植物katemfe(ThaumatococcusdanielliiBenth)中提取得到的几种关系相近的甜味蛋白的统称,其中最主要的为奇甜蛋白I和奇甜蛋白II。奇甜蛋白不仅甜度高,而且具有低热量、安全无毒以及不易诱发糖尿病等优...
关键词:奇甜蛋白 基因表达 园艺作物 真菌病害 
猕猴桃实生苗组织培养体系建立的研究被引量:8
《落叶果树》2005年第2期5-7,共3页朱道圩 王静毅 吕宗强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111011700)
以饱满成熟的猕猴桃种子为起始材料,用 2. 5g·L-1赤霉素处理 5小时,再用次氯酸钠灭菌消毒后,将萌芽的种子接种到MS+蔗糖 20g·L-1 +肌醇 100mg·L-1和 0. 75%琼脂的培养基上,根、茎、叶生长表现良好,初步建立了猕猴桃实生苗组织培养体...
关键词:猕猴桃 实生苗 组织培养 外植体 培养基 
猕猴桃果实特异表达ipt基因的构建被引量:4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74-178,共5页朱道圩 王静毅 苗红梅 吕宗强 张四普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111011700)
异戊烯基转移酶(ipt)基因是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关键酶.为保证ipt基因仅在猕猴桃开花授粉之后的幼果期开始有效表达,作者以pUC119质粒为克隆载体,将猕猴桃果实特异表达的猕猴桃素(Actinidin)基因启动子与ipt编码基因连接构建成猕猴桃果...
关键词:猕猴桃 果实 IPT基因 基因表达 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 细胞分裂素 猕猴桃素基因启动子 
RAPD分子标记在猕猴桃种质资源鉴定上的应用被引量:14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360-364,共5页陈延惠 李洪涛 朱道圩 胡青霞 萧蓉萍 薛淑丽 李静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111011700)
采用RAPD技术对15种猕猴桃种质资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材料选用1年生休眠枝条,取刚展叶1~2d的幼叶,用改良CTAB法提取DNA较好;在所选的引物中,S21对11个品种中的7个样品的RAPD指纹图谱鉴定效果较好,可以以此作为鉴定小果甜、华光2号、...
关键词:猕猴桃 种质 休眠期枝条 DNA RAPD鉴定 
GFP基因在软枣猕猴桃愈伤组织原生质体中瞬间表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145-148,共4页朱道圩 米银法 陈延惠 王静毅 刘中杰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111011700)
用PEG介导法对游离出来的软枣猕猴桃原生质体进行遗传转化,成功地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导入了原生质体,并获得了瞬间表达.结果表明,影响GFP基因转化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生理状态,PEG的种类和浓度;适宜的转化条件和方法为,将从白色、...
关键词:软枣猕猴桃 愈伤组织 原生质体 瞬间表达 GFP基因 PEG介导法 遗传转化 绿色荧光蛋白 报告基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