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07-1949)

作品数:20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穆海亮吴彬段丽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安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化艺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论丛》《兰州学刊》《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解散官办剧团演剧孤岛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孤岛历史剧:艺术价值的弱化与政治意义的凸显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7年第1期126-136,共11页穆海亮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剧艺社研究”(14YJC760044);201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1949)”(2013CYS006)阶段性成果
以现代思想观念与审美标准来看,孤岛时期的历史剧存在题材单一化、人物类型化、史识片面化等不容回避的时代局限,尤其是舞台叙事存在显而易见的古今错位。为了缝合其间的错位,剧作家对历史和传统做了策略性的改造,这使得作品所呈现的历...
关键词:孤岛历史剧 艺术价值 政治意义 “被发明的传统” “修复型怀旧” 
人事纠纷与中华剧艺社的解散被引量: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51-57,共7页吴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华剧艺社演出史论"(13YJC76009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1949)"(2013CYS006)
中华剧艺社(中艺)是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剧团,它的解散是诸多原因促成的,但内部人事纠纷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一方面是内部成员组织涣散,演员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是领导阶层龃龉不合,理事会形同虚设。话剧职业化,必然要求剧团现代化。中...
关键词:中华剧艺社 人事纠纷 解散原因 
论中华剧艺社舞台艺术风格化探索被引量:1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80-89,共10页吴彬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华剧艺社演出史论"(项目编号:13YJC760090);201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1949)"(项目编号:2013CYS006)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剧艺社是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剧团,它在演剧方面的风格化探索,为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中艺的风格化演出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布景的风格化,二是导演的风格化。从风格化尝试,到风格化的形成,再到把风格化作为传统...
关键词:中艺 舞台艺术 风格化 
从于伶在上海剧艺社看孤岛剧人的文化处境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28-33,共6页穆海亮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剧艺社研究"(编号:14YJC760044);201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1949)"(编号:2013CYS006)阶段性成果
作为上海剧艺社的主要负责人,于伶在组织剧团、团结剧人、创作剧本诸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上海剧艺社成为孤岛剧运的中流砥柱。然而,在政治势力错综纠缠、商业做派五花八门、文娱市场竞争激烈的孤岛,领导着上海剧...
关键词:于伶 上海剧艺社 孤岛剧人 文化处境 创作心态 
摒弃明星制 采用明星阵容——论中华剧艺社演剧职业化探索
《戏剧文学》2016年第5期131-136,共6页吴彬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华剧艺社演出史论";编号13YJC760090;201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1949)";编号2013CYS006
中华剧艺社(中艺)是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剧团。战时的演剧界,流行明星制作风。针对这种不良现象,以中艺为代表的进步剧团予以严厉抵制。中艺一方面抵制明星派头,另一方面重视演员整体技艺的提高。为了扩大影响,中艺在演出过程中采用了强...
关键词:中艺 明星制 整体技艺 明星阵容 
上海剧艺社的市场化经营策略
《新文学史料》2016年第1期125-133,共9页穆海亮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剧艺社研究"(编号14YJC760044);201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1949)"(编号2013CYS006);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期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编号11&ZD110)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剧艺社(简称“上剧”,1938—1941,1946—1948)是孤岛时期存续时间最长、演出剧目和场次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社会影响最大的话剧社团,也是战后剧坛的中坚力量。在四年多的演剧历程中,“上剧”推出剧目68个,上演场次近2000场...
关键词:经营策略 上海 市场化 演出剧目 艺术成就 孤岛时期 社会影响 中坚力量 
孱弱的巡演制——论抗战后期重庆官办剧团的巡回公演被引量:2
《戏剧艺术》2016年第1期91-98,64,共9页段丽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抗战时期国民党官办剧团研究--以中万;中电;中青为例"[项目批准号:15YJC760024];南京晓庄学院校级青年专项科研项目"抗战时期陪都国民党官办剧团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NXY62];201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一1949"[项目批准号:2013CYS006]阶段性成果
抗战后期,以中电、中青为首的官办剧团因生存压力所迫,多次计划在大后方组织巡回公演,并试图在巡演中孕育一种科学合理的巡演制度。这种制度客观上要求剧团实现保留剧目的"市民化"、新旧剧目轮演的"合理化"、演职员的"一专多能"等等,是...
关键词:官办剧团 巡演制 正规化 
上海剧艺社组织管理的职业化与社会化
《戏剧文学》2015年第10期145-153,共9页穆海亮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剧艺社研究"(编号14YJC760044);201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1949)"(编号2013CYS006)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剧艺社在中国话剧史上的重要贡献与其颇富现代意味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息息相关。上海剧艺社的经验教训说明,组织管理的职业化和社会化是剧团体制现代化的主要表征,也是促进剧团稳步前进和话剧艺术健康发展的重要驱力。
关键词:上海剧艺社 组织管理 职业化 社会化 
孤岛话剧:民族国家观念与现代市民意识的合流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15年第8期21-28,共8页穆海亮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剧艺社研究"(项目编号:14YJC760044);201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1949)"(项目编号:2013CYS006)的阶段性成果;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期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项目编号:11&ZD110)资助
马俊山先生指出,国家化和市民化是中国现代话剧的一组基本矛盾,走向市民化、拒绝国家化就成为中国话剧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这一论断对中国现代话剧整体而言具有普遍性,不过,孤岛话剧却是一个例外。以市民小我的民族认同为主要表征,孤...
关键词:孤岛话剧 民族国家观念 现代市民意识 
中华剧艺社创立始末考被引量:2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19-125,共7页吴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华剧艺社演出史论(13YJC76009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 1949)(2013CYS006)
中华剧艺社是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剧团,它为中国话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中艺的成立和解散一直是个谜。1941年5月剧社成立到1947年6月解散,中艺存在了6年之久。根据剧社所在地点的不同,其活动可以分为6个阶段。中艺的出现,引领了...
关键词:中华剧艺社 成立 解散 历史功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