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FX061)

作品数:8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魏晓欣肖勇李剑罗大玉龚卫东更多>>
相关机构:乐山师范学院武汉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乐山师范学院学报》《四川警察学院学报》《中外企业家》《前沿》更多>>
相关主题:纠纷解决机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凉山彝族纠纷解决宗教权威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宗教权威型纠纷解决机制的运作实践——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为例被引量:3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42-49,共8页魏晓欣 李剑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8BFX061);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彝族进城务工人员社区管理与法律援助问题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3CMZ066)系列成果之一
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权威"型纠纷解决机制的纠纷解决主体仍然主要为宗教权威与世俗权威,只是两种权威在各地发挥的作用与影响有所不同。非制度化的宗教权威解决纠纷的作用已慢慢弱化,如羌族的端公、彝族的毕摩等。即使是制度化的...
关键词:宗教权威 纠纷解决 关系距离 理性选择 环境法 
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调解机制的特殊价值
《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24期54-57,97,共5页魏晓欣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08BFX061);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彝族进城务工人员社区管理与法律援助问题实证研究"系列成果之一(13CMZ066)
大调解机制,即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互动,是目前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社会转型时期,鉴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宗教信仰状况,宗教权威参与大调解机制,对于纠纷的解决具有一定的作用。大调解的特殊价...
关键词:宗教权威 大调解 价值 
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互补关系
《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10期177-178,共2页魏晓欣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08BFX061);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彝族进城务工人员社区管理与法律援助问题实证研究"系列成果之一(13CMZ066)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主要有民间权威——世俗权威与宗教权威型纠纷解决机制,基层调解组织机制,行政调解与裁决机制,司法诉讼机制等,几种机制存在功能互补的关系。从性质上看,有民间、官方、半民半官性质;从程序上看,有流行的...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纠纷解决机制 功能互补 
本土资源与人民调解机制的互动实践——以“峨边”模式为例
《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4期243-247,共5页魏晓欣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和谐社会视野下凉山彝族地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YZWH1024);乐山师范学院2010年科研项目"和谐与法治的四川新农村研究"(S1045);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资助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系列成果之一(08BFX061)
中国的法治建设必须重视本土资源。峨边的人民调解机制在实践中主动吸收以"德古"为代表的本土资源,其制度设计与创新体现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实践的运作:德古的聘任条件、德古调解纠纷种类、德古的调解原则、德古调解职责、德古调解纪...
关键词:本土资源 德古 人民调解机制 互动实践 “峨边”模式 
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习惯法解决民事纠纷的审视——以凉山彝族民间调解为例被引量:1
《前沿》2011年第1期174-177,共4页罗大玉 龚卫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8BFX061)"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凉山彝族与其他民族一样,在长期生存繁衍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规范即习惯法。当下的凉山,彝族民间调解深受习惯法影响,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调解制度,它影响着凉山地区的法治建设。对凉山彝族民间调解制度进行理性...
关键词:凉山彝族 习惯法 民事纠纷 调解制度 
四川彝族地区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被引量:6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61-68,共8页肖勇 魏晓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课题"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BFX061
对四川省乐山市的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布托县等地进行的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问题的调查采用了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分为三类,即当事人类、民间权威类、官方权威类。对纠纷类型与数量...
关键词:四川 彝族地区 少数民族 纠纷解决机制 
凉山彝族的“民间权威”型纠纷解决模式——以社会学法学的视角被引量:1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83-86,共4页魏晓欣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资助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BFX061)"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课题"系列成果之一
社会学法学把法律分为"书本上的法"和"行动中的法","民间权威"型纠纷解决模式主要以凉山彝族习惯法为代表的"行动中的法"为依据在运作。"民间权威"型纠纷解决模式,具有如下特点:在社会监督之下进行,程序公正;依彝族习惯法调解,以"搁得平...
关键词:“民间权威”型 纠纷解决模式 凉山 彝族 
凉山彝族的民间纠纷解决模式“说中间”探析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42-45,共4页魏晓欣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资助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FX061)"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课题"系列成果之一
"说中间"是凉山彝族的民间纠纷解决模式,它适合于凉山彝族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彝族当事人的习惯;二是调解人物"德古"本身的魅力;三是乡土社会的影响;其中最主要原因是第一个。"说中间"这种纠纷解决模式,具有如下特点:在社会监督之...
关键词:凉山 彝族 纠纷解决 民间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