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XMZ005)

作品数:33被引量:7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彭福荣张世友李伟熊正贤邹淋巧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涪陵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重庆社会科学》《长江师范学院学报》《铜仁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乌江流域民族关系民族地区述论土司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的困境和对策——以贵州开阳、福泉阳戏为例被引量:1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8,共8页彭福荣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拯救与保护"成果之一(批准号:04XSH009);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成果之一(批准号:06XMZ005)
乡村仪式戏剧遗产在保护工作的实践中面临着文化生态巨变、持续传承危机、保护效果有待评估的困境。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应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坚持"以民为本"的保护路径,在继承与创新、保护与开发中科学地推进。
关键词:乡村 戏剧 遗产 保护 
论秦汉时期乌江流域的人口流迁与民族交融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41-46,共6页张世友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伦理文化与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研究"(2011YBYS09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06XMZ005)
秦汉时期,中国西南边陲的乌江流域首次被纳入中央王朝的势力范围。随着中原王朝的疆域延展,大批秦人、汉人等中原族群通过任官、随军、屯田、流放等方式纷纷移居乌江流域地区生产和生活。这不仅打破了当地长期以来的民族封闭,而且强化...
关键词:秦汉时期 乌江流域 人口流迁 民族交融 
论蒙元时期乌江流域的民族分布与政府经略被引量:1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2-18,共7页张世 友李 洪淑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伦理文化与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研究"(2011YBYS09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06XMZ005)
中国西南的乌江流域地区,因长期远离中土且资源丰硕,历来是彝、苗、布依、土家、仡佬、侗等少数民族杂居之地。自元朝实现国家一统以来,封建朝廷对乌江流域的统治与经营较之前朝更为广泛深入。蒙元统治者不仅通过置设行省机构、推行土...
关键词:蒙元时期 乌江流域 民族分布 政府经略 
论元朝时期乌江流域的人口入迁与民族交融被引量:1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22-26,共5页张世友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伦理文化与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研究"(2011YBYS091);重庆师范大学启动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伦理思想研究"(10XWB0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06XMZ005)
元朝时期,中国西南边陲的乌江流域因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地理区位,长期成为无数外来移民入迁定居之地。在元朝政府强制遣送和政策吸纳等综合性行政策略的共同推进之下,大批中原人口通过各种途径陆续移迁到乌江流域地区生产和生活...
关键词:元朝时期 乌江流域 人口入迁 民族交融 
论两宋时期乌江流域人口流迁对民族交融的推动被引量:3
《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第3期122-127,共6页张世友 彭福荣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伦理文化与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研究”(2011YBYS09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06XMZ005)
中国西南边陲的乌江流域地区,因其资源丰硕和远离中土,一直成为外来移民迁居的理想之地。宋朝建立以后,在封建朝廷立足当地深入统治和各种优惠政策的共推之下,众多外来人口陆续移迁到乌江流域地区生产和生活。这些来自于全国各地的不同...
关键词:两宋时期 乌江流域 人口流迁 民族交融 
论两宋时期乌江流域的民族势力与国家治理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47-55,共9页张世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6XMZ005)
两宋时期,因中央王朝国力弱小,不能对西南边地的乌江流域进行大规模经营,各种民族势力于是乘机做大,形成对一定地域范围具有控制能力的政治团体。同时,鉴于北方边患频繁,赵宋统治者抱定"北有大乱,不暇远略"的方针,对乌江流域地区主要采...
关键词:两宋时期 乌江流域 民族势力 国家治理 
明朝对乌江流域的治理方略与民族政策调整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65-70,共6页张世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06XMZ005)
明朝为促成乌江流域等西南边地的全面统治,总的指导策略是遣亲信率重兵守之,主要通过平疆固土、改置机构、驻军屯垦、筑路通驿等改进性运作模式,极力强化当地的严格控制与治理。至于面对各民族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客观现实,明朝...
关键词:明朝 乌江流域 治理方略 民族政策 
论清朝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的经略及其成效
《铜仁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70-75,112,共7页张世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06XMZ005)
清朝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的经营政策和措施,突出体现的是坚持"稳定第一"的治边传统,封建国家除采取了与中国历史上各朝通行的平叛统疆、区划调整和驿道整修等常规性方略外,还采取有针对土地侵权给予及时匡正和针对骄横土司进行集中改流...
关键词:清朝 乌江流域 民族地区 经略 政治统治 
明代乌江流域的移民活动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被引量:2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27-34,共8页张世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06XMZ005)
有明一代,中国西南边陲的乌江流域因人口密度相对较小而成为封建王朝移迁中土人口的目标之选。在明廷带有强制性质的大军留镇、引民屯种等规模性移民活动的带动之下,各种民间自发的商贾、饥民等外来中土移民于是大量陆续进驻此地。他们...
关键词:明代 乌江流域 移民 民族关系 
清代乌江流域的移民活动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被引量:3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24-30,共7页张世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06XMZ005)
有清一代,由于内地人口突增,人多地少现象严重,而地处西南边陲的乌江流域则因地广人稀且资源丰富,大量内地汉族移民于是陆续进入该地,或从军,或垦荒,或开矿,或经商,其中大部分人最终定居下来。他们既带来了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又为边境...
关键词:清代 乌江流域 移民 民族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