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870004)

作品数:21被引量:8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和中浚江玉周兴兰王缙方明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泸州医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中医》《中医药文化》更多>>
相关主题:中医外科外科痈疽丹药中医外科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对脱疽的认识及截趾手术
《特别健康(下)》2013年第11期305-306,共2页王丽 和中浚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09YJA870004)
四肢末端关节是人体最为灵巧的部位,能者多劳的它又非常娇气。在一些经常吸烟的中青年男性中,特别是本来就患有糖尿病和脚趾经常受寒的情况下,如果出现长期疼痛,会发生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严重局部病症,中医学称为“脱疽”,包括了...
关键词:脱疽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糖尿病性坏疽 手术 截趾 古代 中国 
古代医家热衷外病内治诸因素研究被引量:4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年第11期2343-2345,共3页和中浚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9YJA870004)
从中医整体观中脏腑经络气血与疮疡的关系,内科与外科的本末关系,外科医家对脉诊的态度;兼通各科的医家从事外科,儒学的仁孝思想对外科手术的影响等因素讨论中医外科医家热衷外病内治的原因。认为它是诸种医学与文化复杂因素综合影响的...
关键词:中医外科 古代医家 外病内治 内外兼治 整体观 儒医 儒学 
隋以前痈疽病证发展的研究概述被引量:1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92-93,共2页周兴兰 和中浚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编号:09YJA870004)
痈疽是中医外科的主要疾病,晋以前尤其如此。疽痈早在周代的《周礼》、《左传》、《山海经》中就有相关名称的记载。有关痈疽的论述最早见于《灵枢》。晋末的《刘涓子鬼遗方》(以下简称《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著,《鬼遗...
关键词:痈疽 刘涓子鬼遗方 中医外科 病名 概述 
云梦秦简及唐以前关于疠疡(麻风病)的资料记载对中医外科学的意义被引量:2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4-5,共2页艾儒棣 方明 艾华 
中宣部<中华大典.医学分典.外科总部>科研课题(编号:新出联2006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9YJA870004)
通过古代发掘出土的秦代简牍,发现了秦代官方文件中记录关于疠疡的诊断要点及处置刑律,反映了秦代社会对疠疡患者的恐惧和残酷处置,改变了目前通常认为唐以前缺乏疠疡历史文献记录的现状,补充了中医外科发展史的内容,对于我们进一步研...
关键词:疠疡 出土秦简 中医外科学 湖北云梦睡虎地  唐以前 
道教文化对中医外科学的影响被引量:4
《中医药文化》2012年第6期8-12,共5页和中浚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9YJA870004)
从炼丹术与外科丹药之间的关系、道家辑录外科文献、道家思想对外科医家名号和方剂名称的影响等方面,就道教文化对中医外科学的影响进行讨论。认为外科丹药的发明多与道医有关,明代外科医家对它进行了改进,它与炼丹术一脉相承,只是炼制...
关键词:道教文化 中医外科 炼丹术 丹药 医家名号 
《诸病源候论》中医外科病症特点研究被引量:5
《四川中医》2012年第5期15-17,共3页周兴兰 和中浚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基于古籍文献的中医外科发明创造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870004)
在回顾隋以前外科病症概况的基础上,对《诸病源候论》外科病症的特点进行讨论。认为该书外科病证名称数量大幅增加,形成了病症的分类统属,对病症的病因病机及病症特征记载较前代更为详细准确。不少病症系其最早记载,对病症的病因病机从...
关键词:《诸病源候论》外科病症 病因病机 病名 病症特征 
《外科证治全生集》与《洞天奥旨》学术思想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年第3期459-461,共3页和中浚 周兴兰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9YJA870004)
通过对《外科证治全生集》与《洞天奥旨》的比较研究,发现二者在重视阴阳辨证治疗、力主内治,反对轻用外治,以及温药治疗阴证等方面有着相同的学术主张,二者存在学术渊源关系。《外科证治全生集》主要在阴疽的治疗上更具优势,《洞天奥...
关键词:外科证治全生集 王维德 洞天奥旨 陈士铎 全生派 阴阳辨证 内治 外治 
魏晋痈疽和明代梅毒发生与流行的社会因素研究被引量:2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1-4,共4页和中浚 任玉兰 谭红兵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NO:09YJA870004)
目的:探讨痈疽在中国魏晋时期、梅毒在明代中后期广泛流行的社会因素。方法:通过引用中医文献、史学资料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论证,从内史与外史结合的角度,探讨痈疽在魏晋时期、梅毒在明代中后期广泛流行的表现特点及其社会因素。结...
关键词:痈疽 梅毒 社会环境 文化因素 
中医外科“正宗派”学术源流论被引量:8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年第2期124-126,共3页和中浚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古籍文献的中医外科发明创造研究(09YJA870004)
从学术源流发展的角度,举例讨论《外科正宗》之前及其后的重要医家和文献,认为龚庆宣可推为正宗派的滥觞,继之元.齐德之以及明.王肯堂和申拱辰当属此派。清·祁坤、祁宏源等与陈实功一脉相承,形成了关系最为紧密的金鉴派。主张内外并重...
关键词:学术流派 中医外科 正宗派 《外科正宗》 
汉唐宋时期中医文献对破伤风的认识及贡献被引量:7
《中医杂志》2011年第16期1437-1438,共2页艾儒棣 方明 谭强 龙永婷 肖敏 
《中华大典·医学分典·外科总部》科研课题(新出联2006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870004)
从汉唐宋时期的中医文献中,发现了对破伤风的确切论述,较现行教科书所引用资料早约700余年,纠正了汉唐时期中医文献无破伤风记录的观点。
关键词:破伤风 中医文献 古代 中医外科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