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1Z450)

作品数:8被引量:5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增良黄洪余达太任卫红谢朝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国防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信息网络安全》《兵工学报》《电子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等级测评粗糙集故障树等级保护数据分类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一种智能化的数据分类、分级及保护模型被引量:11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921-927,共7页黄洪 刘增良 余达太 
国家“八六三”计划资助项目(2006AA01Z450)
结合本体和粗糙集理论,提出了一种数据分类分级及保护模型.从业务流程的角度出发对数据进行分类,建立分类数据本体;利用粗糙集理论对数据进行属性约简,并利用规则对约简后的数据进行智能分级,进而对不同等级的数据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知识本体 粗糙集 数据分类 本体学习 
一种具有免疫特征的智能数据分类分级模型被引量:3
《兵工学报》2010年第12期1567-1572,共6页黄洪 刘增良 余达太 周绍华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题课题(2006AA01Z450)
为了对数据进行细粒度保护,结合本体和免疫理论,提出了一种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模型。首先从业务流程的角度出发对数据进行分类,建立分类数据本体,将数据本体的属性作为免疫特征进行标识,进而利用规则对标识后的数据进行智能分级,以便对不...
关键词:信息处理技术 知识本体 免疫特征 数据分类 免疫选择 
基于测评知识库的自动评价系统研究被引量:2
《信息网络安全》2010年第9期74-76,共3页袁静 任卫红 李明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6AA01Z450)
等级测评的技术测评报告是国家信息安全职能部门监督、检查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执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情况的重要参考。本文设计了一个等级测评自动评价系统,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知识分析方法,构建了等级测评知识库体系。同时,提...
关键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等级测评 自动评价系统 知识库 规则 
一种新的系统等级测评不确定性演化推理模型被引量:7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537-542,共6页黄洪 刘增良 余达太 
国家"八六三"计划项目(2006AA01Z450)
为了更加合理地判定系统综合保护能力是否达到相应的等级要求,将测评标准GB/T 22239—2008中的安全要素与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关联分析,利用故障树对安全事件进行分解,并将故障树的最小割集转化成推理规则;利用不确定推理技术推导系统脆弱...
关键词:等级测评 保护能力 风险分析 故障树 不确定性演化推理 
基于故障树的等级测评专家系统模型研究被引量:13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第1期204-208,211,共6页黄洪 任卫红 余达太 刘增良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6AA01Z450)
结合等级测评、风险评估和专家系统的相关技术,提出了一种将故障树和专家系统技术用于等级测评结果的综合分析模型。该模型通过将评价标准转换成规则固化在知识库中,利用故障树对知识进行展示和分析,并利用不确定推理方法对评估事实进...
关键词:等级测评 风险评估 故障树 专家系统 粗糙集 
跨系统可信互联安全体系研究被引量:9
《信息网络安全》2008年第11期39-41,共3页邹翔 沈寒辉 周国勇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01Z450,2008AA01Z412)
各部门及行业信息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已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入发展的主题之一。本文提出通过建立可信互联平台,在实现跨系统互联的同时,保障信息交换和共享过程中各信息系统的信息网络安全。文中就跨系统可信互联的范围和目标进行...
关键词:可信互联 等级保护 安全体系 边界防护机制 多级安全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能力构成框架研究被引量:8
《信息网络安全》2008年第9期30-32,共3页陈雪秀 任卫红 谢朝海 
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编号:2006AA01Z450
本文首先从威胁与安全保护能力之间的关系出发,说明威胁和安全保护能力通过信息系统中的业务信息和系统服务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时提出安全保护能力分级,不同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应具有与其等级相适应的安全保护能力。然后从安全技术...
关键词:等级保护 保护能力构成框架 业务信息 系统服务 
原-对偶规约基与连续最小元被引量:1
《电子学报》2008年第6期1124-1129,共6页谢朝海 陶然 王越 李继勇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No.2006AA01Z450);国防基础科研项目(No.C1120060497)
最近Koy提出一种质量优于LLL规约基的原-对偶规约基,但没有给出该规约基与最小元比值因子的上界和下界.本文首先分析了原-对偶规约基的性质,然后给出并证明了原-对偶规约基与连续最小元比值因子的上界和下界,最后用原-对偶规约基改进Ba...
关键词: 规约基 连续最小元 长度亏损 最近向量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