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1Z431)

作品数:16被引量:4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潘雪增平玲娣徐良华罗晓波姜励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计算机应用与软件》《系统仿真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入侵检测IDS缓冲区溢出病毒扫描SSDT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系统可信度的动态安全访问控制模型被引量:2
《计算机工程》2010年第10期155-157,共3页曾璎珞 潘雪增 陈健 
国家"86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6AA01Z431)
为提高安全访问控制中多策略组合的灵活度,满足系统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可信度的动态安全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能根据系统状态的变化,动态调整安全策略间的组合方式,达到最优化系统性能的目的。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对多...
关键词:安全访问控制 系统可信度 可信链 
Shellcode静态检测技术研究被引量:1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年第2期47-49,66,共4页戈戟 史洪 徐良华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基金项目(2006AA01Z431)
缓冲区溢出攻击是网络安全的重大威胁,事先检测是否存在Shellcode是对抗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有效手段。从Shellcode构成和特征出发,分类研究各种Shellcode静态检测技术,分析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检测方案并实现了一个原...
关键词:缓冲区溢出攻击 SHELLCODE 入侵检测 反汇编 虚拟执行 
地址空间随机化技术研究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年第9期38-41,共4页戈戟 徐良华 史洪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基金项目(2006AA01Z431)
地址空间随机化ASR(address space randomization)技术的目的是使进程空间不可预测,从而保护系统不受攻击。研究了几乎所有主流的ASR系统和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其优缺点;研究了对部分ASR系统进行攻击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实现实用的ASR系统...
关键词:地址空间随机化 缓冲区溢出 安全漏洞 网络安全 
高速网络环境下数据的压缩存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第9期1585-1590,1631,共7页张宝军 平玲娣 潘雪增 王界兵 
浙江省重大专项重点资助项目(2007C11068;2007C11088);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6AA01Z431)
针对高速网络环境下数据的压缩存储问题,提出一种实用的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压缩存储方法,在不影响网络速度的前提下,可以对数据进行实时的压缩存储.方案在硬件上使用汉帆公司(HIFN)的DR系列高性能无损数据压缩卡,该卡由...
关键词:虚拟磁带库 压缩比 吞吐量 增强型LZS 核心模式驱动程式架构 输入/输出请求包 
基于行为分析的主动防御技术及其脆弱性研究被引量:9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年第7期269-271,共3页罗晓波 王开建 徐良华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基金项目(2006AA01Z431)
主动防御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的病毒扫描技术和防火墙技术的不足,给计算机系统提供了更加严密的保护。首先阐述了基于行为分析的主动防御技术的原理和实现,然后从几个方面对其脆弱性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突破这种主动防御系统的可行性,...
关键词:主动防御 病毒扫描 防火墙 挂钩 SSDT 
基于多代理的混合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被引量:8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第6期987-993,1162,共8页张宝军 潘雪增 王界兵 平玲娣 
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重大资助项目(2006C11105);浙江省重大专项重点资助项目(2007C11068;2007C11088);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点资助项目(2006AA01Z431)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进行实时的入侵检测往往面临以下问题:一是网络的规模庞大,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进而要求入侵检测系统有较大的吞吐量;二是网络的环境复杂,数据类型多样,相应的要求入侵检测系统有较大的准确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
关键词:入侵检测 支持向量机 特征提取 多代理系统 分类器 
基于智能信任关联的对等协同IDS仿真被引量:2
《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第4期1168-1172,共5页高永梅 吴吉义 张启飞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071371);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6AA01Z431)
为了有效解决当前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中存在的组件之间依赖程度大、负载不均衡、单点失效、系统不够健壮,以及入侵检测系统自身结构固定不能自动适应入侵变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2P思想的对等协同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并进行了节点智能...
关键词:IDS 信任关联 对等协同 系统仿真 
一种基于规范的可信协同系统分析设计框架
《计算机科学》2009年第4期151-154,165,共5页黄勇 潘雪增 蔡国永 平玲娣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6AA01Z431);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2007C11068&2007C11088)资助
针对可信协同系统分析建模与设计问题,提出了RBN-T模型,分析了模型中的可信保障机制及策略。提出了基于RBN-T模型的可信协同系统分析建模过程,以具体的实例说明了RBN-T模型在可信协同系统分析建模与设计上的可用性。RBN-T模型把基于角...
关键词:可信系统 协同系统 角色 规范 需求建模 
基于自适应信任报警关联的P2P覆盖IDS被引量:3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5期455-459,共5页吴吉义 平玲娣 范容 林志洁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6AA01Z431);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71371)
随着计算机网络安全需求的日益增长,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方向。但传统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仍存在一些缺陷,如在分布性、灵活性、协作性、检测效率和内部威胁应对等方面还不尽人意。为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内部威胁,...
关键词:入侵检测 自适应信任 报警关联 对等覆盖 
一种新型漏洞利用方式的探讨和防护被引量:1
《计算机应用》2008年第5期1152-1155,共4页王开建 罗晓波 张天刚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01Z431)
探讨了一种新型的漏洞利用方式,这种利用方式充分利用了Windows系统中固有的堆管理机制,使得原本被认为不可利用的一种程序异常变成一种危险的可利用漏洞。从漏洞关键代码出发,分步骤分层次地分析了这种漏洞利用方式的利用过程和原理;...
关键词:缓冲区溢出 漏洞利用 对象指针漏洞 Lookaside 安全防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