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658)

作品数:20被引量:20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陆开宏朱津永郑忠明金春华梁晶晶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生态学杂志》《水产科学》《生态科学》《生态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铜锈环棱螺微囊藻毒素铜绿微囊藻蓝藻水华BP神经网络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超声波对铜绿微囊藻超微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3
《水生生物学报》2014年第3期516-524,共9页万莉 邵路路 陆开宏 朱津永 杨文 
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330511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6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2192);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8C50017);宁波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G12JA029);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327177);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A610171)资助
为了研究超声波对蓝藻细胞的影响,利用超声波(40W)处理200 mL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悬浮液20min,之后继续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取样检测。检测悬浮藻细胞生物量发现其3d降低了97.84%;分别观察1、3、5d时沉降藻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关键词:超声波 铜绿微囊藻 超微结构 光合作用 抗氧化酶 ATP酶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藻类水华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15
《中国环境监测》2012年第3期53-57,共5页张克鑫 陆开宏 朱津永 刘夏松 谢丽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71658);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505319);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2008C50017)
以宁波大学校内池塘2009年3—10月间30周的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预测模型,探求颤藻生物量与总氮、总磷、透明度等6项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选出最佳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显示:①BP神经网络模型对...
关键词:BP神经网络 藻华水体 预测模型 颤藻生物量 
底泥微生物活性对蓝藻水华水柱及沉积物间隙水氮磷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2
《生态科学》2011年第3期217-222,共6页孙芳 郑忠明 陆开宏 翟海佳 邵路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658);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3090640);宁波大学教研项目(JYXMxzh200913)
比较研究了蓝藻水华暴发水体与无蓝藻水华暴发水体的沉积物间隙水NH_4^+-N、NO_3^--N和。PO_4^(3-)-P的垂向分布特征和表层沉积物的微生物活性(FDA)、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并对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NH_4^+-N含量在...
关键词:沉积物:营养盐 微生物活性 碱性磷酸酶活性 蓝藻水华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湖南镇水库叶绿素a浓度预测模型的研究被引量:7
《海洋湖沼通报》2011年第2期91-99,共9页张克鑫 陆开宏 金春华 朱津永 刘夏松 谢丽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658);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505319);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A610081)资助
以湖南镇水库2006—2007年间的监测资料为基础,利用插值和主成分分析法,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预测模型,探求叶绿素a浓度与总氮、总磷、溶解氧等5项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选出最佳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显示:(1)BP...
关键词:湖南镇水库 叶绿素A浓度 BP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铜绿微囊藻对三角帆蚌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被引量:9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1年第1期5-9,共5页金春华 郑忠明 陆开宏 郑存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658);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3090640;Y304572)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不同铜绿微囊藻培养浓度下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显示:微囊藻毒素对三角帆蚌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显著,实验后期试验蚌的排氨率下降明显;三角帆蚌在高浓度蓝藻条件下其代谢O:N比值增...
关键词:三角帆蚌 铜绿微囊藻 耗氧率 排氨率 氧氮比 
铜锈环棱螺生物扰动对“蓝藻水华”水体底泥及其间隙水中碳、氮、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生态科学》2010年第6期538-542,共5页吕敬 郑忠明 陆开宏 孙思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658);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3090640);宁波大学教研项目(JYXMxzh200913)
实验室内建立小型模拟生态系统,根据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的密度设置了3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结果显示:铜锈环棱螺对底泥0~0.5 cm及0.5~2 cm有机质影响较明显,显著降低了底泥中的C:P.处理组3和处理组2间隙水NH4+-N含...
关键词:铜锈环棱螺 蓝藻水华 沉积物 有机元素 
富营养水体中2种水生植物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被引量:30
《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第11期1508-1515,共8页陆开宏 胡智勇 梁晶晶 朱津永 
国家"863"项目(2007AA10Z4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71658);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505319)
选取宁波市城区内河2个营养类型水体日湖(中-富营养类型)和卧彩江(重富营养类型),于2008年8~11月,利用MIDI Sherlock MIS系统和其他传统方法,跟踪监测了2个水体内2种常见水生净化植物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喜旱莲子草(A...
关键词:富营养水体 粉绿狐尾藻 喜旱莲子草 根际微生物 群落结构 
铜锈环棱螺对藻华水体理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生态科学》2010年第5期438-443,共6页刘夏松 张克鑫 吕敬 谢丽凤 陆开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658)
采用池塘围隔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度(392 ind·m-2、196 ind·m-2、98 ind·m-2、0 ind·m-2)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对藻华水体主要理化因子的影响.实验从2009年9月14日开始,持续60d.结果显示:环棱螺可以明显提...
关键词:藻华水体 铜锈环棱螺 围隔实验 多重比较 聚类分析 
铜锈环棱螺肝脏的显微与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
《生物学杂志》2010年第5期14-18,共5页张春景 陆开宏 梁晶晶 胡智勇 朱津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658);国家863项目(2007AA10Z409);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Z505319);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06A610081)资助
应用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铜锈环棱螺肝脏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铜锈环棱螺肝脏为复管泡状腺,由许多肝小叶组成,每个肝小叶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分3种细胞:消化细胞、排泄细胞、钙细胞。光镜显示,肝小叶多...
关键词:铜锈环棱螺 肝脏 显微 超微结构 
应用彗星试验研究产毒微囊藻喂食暴露对铜锈环棱螺肝细胞DNA的损伤被引量:4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第6期1079-1085,共7页陆开宏 张双玲 张春景 谢丽凤 梁晶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658);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Z505319)
把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暴露于3组不同成分的微藻悬浮液中[蓝藻组:只投喂产毒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混合藻组:50%四尾柵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50%产毒铜绿微囊藻;对照组:只投喂四尾柵藻],用酶联免疫检...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 DNA损伤 彗星试验 铜锈环棱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