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4BA520A21)

作品数:14被引量:27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文革李泽福张培江占新春吴爽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扬州大学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中英文)》《现代农业科技》《安徽农业大学学报》《农技服务》更多>>
相关主题:水稻施氮量杂交中籼稻丰两优1号栽插密度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施氮条件下杂交中籼稻的群体质量与产量形成被引量:3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年第5期1083-1089,共7页吴文革 杨联松 苏泽胜 张玉海 白一松 赵决建 胡根生 方文杰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4BA520A21,2006BAD02A06);农业部结构调整专项(06-03-05B)超级稻超高产栽培项目资助
以超高产中籼杂交水稻“皖稻153”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施氮量对杂交中籼水稻群体质量、氮肥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kg(N)·hm^-2、187.5 kg(N)·hm^-2、225.0 kg(N)·hm^-2、262.5 kg(N)·hm^-2和300.0...
关键词:杂交中籼水稻 施氮量 产量构成 群体质量 氮肥农学利用率 
直播水稻皖稻143选育及推广应用被引量:3
《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第1期133-135,共3页吴跃进 杨惠成 程太平 徐启发 余增亮 
国家农业成果转化基金(05EFN213400126);科技部粮食丰产工程项目(2004BA520A21)
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直播稻为主的轻简栽培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使农民从繁重的稻作中解放出来。为了适应稻作轻简栽培技术的需要,选育耐寒性强、适宜早晚连作的直播水稻新品种,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直播水稻 皖稻143 
安徽省一季中稻的适宜播栽期研究
《农技服务》2007年第6期5-6,共2页张德文 杨前进 王士梅 汪婉琳 朱启升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安徽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编号:2004BA520A21。
试验选用特优559、国丰一号、丰两优一号和绿优1号等水稻品种,分别代表杂交中稻的早、中、迟熟3种类型,研究了皖东、沿淮、江淮丘陵和皖西山区等4个不同生态区域的杂交中稻适宜播栽期。结果表明,皖东稻区各类型品种的播栽期均宜在4月底...
关键词:生态区域 中稻 品种类型 播栽期 产量 
双季水稻轻型栽培经济效益调查与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第10期156-156,203,共2页杨惠成 汪新国 孔令娟 李泽福 吴文革 刘春盛 凌新军 吕和平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4BA520A21)
本文结合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通过对安徽沿江江南轻型丰产栽培核心试验示范区、丰产示范区以及667hm2辐射区典型代表田块进行经济分析和技术经济评价,得出双季稻轻型栽培技术体系中“早直播-晚抛秧”和“双季双抛...
关键词:双季水稻 轻型栽培 效益 
不同播种密度和秧龄对杂交中籼稻新两优6号群体数量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8
《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第9期231-236,共6页高军 黄义德 陈金节 王合勤 李胜群 陈景道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安徽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2004BA520A21)
以新两优6号为材料,通过对常规湿润育秧条件下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秧龄期栽插,以及长秧龄条件下不同基本苗数和不同育秧方式的大田群体数量及产量表现的研究,为安徽省单季稻产区生产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结果表明,新两优6号在湿润育秧条件...
关键词:播种密度 秧龄 基本苗 群体数量 产量 
双季稻北缘早稻优化氮肥施用研究被引量:6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57-60,共4页吴文革 徐军 袁功平 王世清 程凯青 李泽福 陈周前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4BA520A21)资助
以常规品种早籼65和杂交组合香两优68为试验材料,在施氮量180 kg.hm-2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季稻北缘地区早稻施用穗肥是必要的,穗肥比例以25%(20%-30%)为宜,基∶蘖∶穗为50∶25∶25是本地早...
关键词:双季早稻 氮肥运筹 产量 
安徽省粳稻发展的思路与对策被引量:10
《中国稻米》2006年第6期52-54,共3页张培江 吴爽 孔令娟 占新春 李泽福 杨惠成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4BA520A21);农业部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项目;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04-01-05B)
阐述了安徽省水稻生产现状和粳稻生产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安徽省发展粳稻所具有的地理优势、市场需求优势、政策和科技优势等,分析了发展粳稻生产的面积和产量潜力,提出了今后发展粳稻生产的目标和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粳稻 产业发展 优势条件 对策 安徽 
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丰两优1号稻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8
《杂交水稻》2006年第6期66-68,共3页占新春 周桂香 吴爽 张培江 徐继萍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安徽省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资助(2004BA520A21);国家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04-01-05B)
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和栽插密度对丰两优1号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胶稠度变短,直链淀粉含量降低;随着栽插密度的减小,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丰两优1号...
关键词:杂交水稻 施氮量 栽插密度 稻米品质 丰两优1号 
安徽江淮地区2006年中籼水稻结实不良情况调查被引量:9
《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第13期85-88,共4页吴文革 李泽福 张四海 柳军 石继权 方兴龙 赵决建 许诗群 王宏斌 宣正平 王品 丁必华 武世新 王占乔 王邦奎 周晓军 傅祥军 王永生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4BA520A21)
调查了安徽省江淮中稻区2006年水稻结实不良的情况,一是由于8月中旬阶段性的高温引起部分花期热稳定性差的品种高温不实类型,另一类由于化学药害主要是除草剂残留伤害造成的穗发育障碍型不育;分析了2种主要类型水稻结实不良产生原因,提...
关键词:中籼水稻 高温热害 农药药害 除草剂残留伤害 结实不良 
杂交粳稻Ⅲ优98在江淮地区叶龄模式栽培技术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第07S期93-93,95,共2页孙继翠 吴爽 占新春 赵和平 陈发祥 张培江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安徽省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2004BA520A21)
Ⅲ优98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根据叶龄动态提出相应的江淮地区栽培技术。采用该栽培技术,Ⅲ优98在全椒种植获得10.6t/hm2的高产。
关键词:杂交粳稻 Ⅲ优98 叶龄模式栽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