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11D088)

作品数:4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妍李晞睿段俐敏丁晓霞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评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中西意象仿像文字艺术比较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语言文字建筑科学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材料、技艺与观念——技术现象学视域下的中西宗教建筑艺术比较研究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4年第7期112-117,共6页王妍 段俐敏 李晞睿 
201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技术现象学视域下文艺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BZW017);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意象与仿像--艺术表意范式的中西对比与当代建构"(课题编号:10YJA760059);2011年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模仿与虚拟的技术现象学研究"(项目编号:11D088)的阶段成果
一、作为技术现象的宗教建筑艺术 宗教建筑是人们运用建筑技术在世俗世界中划定的特殊空间,人们必须把自己投到这特定的空间场域中去,在那里一切都获得了源头和意义。“一切宗教都是建筑的宗教”。基督教的教堂、佛教的寺庙、伊斯兰...
关键词:宗教建筑 建筑技术 艺术比较 现象学 材料 中西 视域 技艺 
作为观念现象的文字:中西审美思维源发机制探微被引量: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81-87,共7页王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技术现象学视域下文艺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2BZW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意象与仿像--艺术表意范式的中西对比与当代建构"(10YJA760059);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模仿与虚拟的技术现象学研究"(11D088)
文字的"音"与"形"是观念的"现象"存在。文字的音-形二重现象给文字记录观念的方式提供了两种选择。汉字从"形"出发,兼及字"音",包蕴"意象",以"相类性"为原则,形成超越具象的汉字"字象"系统;汉字"字象"具有虚拟隐喻的"象性"、具身性和透...
关键词:字象 声象 象性 像性 意象 仿像 
作为逻辑的文字:从文字观到文学观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87-95,共9页王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技术现象学视域下文艺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2BZW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意象与仿像--艺术表意范式的中西对比与当代建构"(10YJA760059);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模仿与虚拟的技术现象学研究"(11D088)
依现象学的观点,文字不单纯是石头上的刻写或书页上的字符,而且是一种先验的意向结构。如果说"字音"形成了西方人认识世界的"理则",那么"字象"则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常则"。汉字以"字"建序、"字"以比类、"字"属"阴阳"、"字"以"名"重,衍...
关键词:文字 逻辑 意向结构 意象与仿像 
“后技术”时代“微文化”背景中的“微电影”
《文艺评论》2013年第5期50-54,共5页王妍 丁晓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技术现象学视域下文艺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BZW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意象与仿像--艺术表意范式的中西对比与当代建构>项目编号:10YJA760059;黑龙江省社科基金<模仿与虚拟的技术现象学研究>项目编号:11D088
自2005年胡戈调侃大片《无极》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该片被认为是微电影最早的雏形)在网络上引起一片哗然开始,电影短片成为网络影像传播的新贵。2010由凯迪拉克和中影集团合拍的广告片《一触即发》被称作是中国第一部微电影,...
关键词:电影节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文化 技术 中影集团 “草根” 《无极》 影像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