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1DWW008)

作品数:3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傅星寰郑佳宁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与外语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俄罗斯文艺》更多>>
相关主题:俄罗斯文学文本诗学《鼻子》鼻子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都市文明与田园理想的对话——《奥勃洛摩夫》双时空体结构的文化解读被引量:1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年第6期81-86,共6页傅星寰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作为完整的艺术系统的--俄罗斯文学莫斯科-彼得堡题材研究"(项目编号:12YJA752007);国家社科一般项目"俄罗斯文学‘莫斯科文本’与"彼得堡文本研究"(项目编号:14BWW027);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俄罗斯文学莫斯科-彼得堡题材研究"(项目编号:L11DWW008)的阶段性成果
《奥勃洛摩夫》中存在一个双时空体结构,即显性的、现代都市时空体和隐性的、乡村田园时空体。两个时空体在结构上犹如精致的嵌套,各自独立又相互融合,暗含着都市文明与田园理想的对话。通过解析这一时空体,我们将触摸到作家冈察洛夫较...
关键词:《奥勃洛摩夫》 双时空体结构 都市文明 田园理想 
俄罗斯文学“莫斯科文本”与“彼得堡文本”初探被引量:10
《俄罗斯文艺》2014年第2期4-10,共7页傅星寰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作为完整的艺术系统的-俄罗斯文学‘莫斯科-彼得堡’题材研究"(项目号:12YJA752007);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号:L11DWW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俄罗斯文学"莫斯科文本"与"彼得堡文本"是俄罗斯文化中"莫斯科与彼得堡"问题的艺术载体,是俄罗斯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人认为,俄罗斯文学"莫斯科文本"与"彼得堡文本"自诞生之日起,对话与互文关系就已确立。城市文本借城市神话来叙说,...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 “莫斯科文本” “彼得堡文本” 诗学 现代性 
论俄罗斯文学彼得堡文本中“鼻子”的隐喻——以果戈理的《鼻子》为例被引量:3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240-245,共6页傅星寰 郑佳宁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2YJA752007);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1DWW008)
彼得堡诞生的蓄意性和目的性已经借一系列怪诞形象融入俄罗斯文学彼得堡文本的隐喻范畴之中。在彼得堡文本中,人被分裂成"我"与"他我"、"我"与"鼻子"等镜相。大凡非本质的"存在"在这里都获得了存在的主体性。彼得堡文本中的"鼻子"意味...
关键词:彼得堡文本 果戈理 《鼻子》 隐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