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710032)

作品数:59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董四代王海林陈用芳杨江帆施建兴更多>>
相关机构:武夷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河南大学福建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平顶山学院学报》《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社会主义乌托邦民生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杨时道德教化思想的现代启示被引量:1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35-40,共6页王海林 董四代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传统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项目号:08JA710032)阶段性成果
现代化是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嬗变过程,它不是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而是对传统文化转换创新,发挥其现代潜能,实现两者的和谐共振,最大程度满足了现代化的道德吁求。杨时的道德教化思想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对崇高理...
关键词:传统文化 杨时 道德教化 社会现代化 现代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理想主义的维度——兼论乌托邦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意义被引量: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405-410,共6页董四代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课题(08JA710032)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而且内含了一个理想主义的维度。西方学者通常把理想主义视为乌托邦,并强调它的批判超越精神,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用异化理论批判现代资本主义,以乌托邦为题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 资本主义批判 理想主义 乌托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论略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00-105,共6页王海林 董四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08JA710032)
面对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和社会现代化的理性诉求,梁启超从思想文化和精神层面思考民族解放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辩证扬弃传统思想资源和借鉴吸收泰西学说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民族主义的历史命题。梁启超...
关键词:梁启超 民族主义 传统文化资源 执中鉴西 社会现代化 
中国传统人论元点分析——以马克思对资本逻辑起点分析为鉴
《长白学刊》2012年第6期12-16,共5页陈用芳 董四代 
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传统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08JA710032)子课题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分析资本主义最常见的因素商品开始,分析了商品所包含的矛盾,揭示了商品的发展历程和必然归宿。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不仅把握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而且对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也有指导意义。只有从中国人学思想的起源上...
关键词:资本 逻辑起点 传统文化 人学命题 历史演进 以人为本 
康有为的资本主义判断和世界大同理想评价被引量:2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11-115,共5页王海林 董四代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08JA710032)"传统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
在西方文明对中国强势冲击和"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康有为以进化论历史观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对西方资本主义进行判断,重新阐释传统大同理想,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从歌颂过去转化为面向未来,为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选择提供了文化前...
关键词:康有为 大同理想 资本主义判断 社会主义选择 历史评价 
现代性成长与中国社会主义选择的历史追踪及现代阐释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4,共4页董四代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传统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项目编号:08JA710032)子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在20世纪的现代化实践中,西方现代性的分裂使中国人对资本主义采取了批判的立场,促成了社会主义选择。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确立,从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上体现了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中国 孙中山 民生主义 执政为民 社会主义 
梁启超青年教育思想研究综述——以《少年中国说》和《新民说》为中心被引量:3
《绥化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76-79,共4页王海林 董四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08JA710032)
梁启超作为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大师,是学界长期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同时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其青年教育思想是梁启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并取得了系列成果。通过对《少年中国说》和《新民说》为中心...
关键词:梁启超 青年教育思想 研究综述 
孙中山爱国主义思想探论
《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75-78,共4页董四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08JA710032)
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大人物。他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提出了三民主义,旨在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主义,实现人民主权;批判资本主义,注重民生问题,追求社会主义。这就把爱国主义提到了新的时代高度。
关键词:孙中山 辛亥革命 爱国主义 振兴中华 社会主义 
对乌托邦及其在中国历史与现实中意义的探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0-14,共5页董四代 沈慧芳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08JA710032)
乌托邦既是对美好社会的设计,又表达着对不合理社会现实的批判和超越。从前一角度讲,它是空想的代名词;从后一角度讲,它又是一种健康的精神力量。在中国思想史上,先秦时期的儒墨道各家在对现实批判中都体现了一种乌托邦精神。在长期的...
关键词:乌托邦 中国 历史 现实 现代性 超越 
从五四启蒙到科学发展观被引量:3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4,共4页董四代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08JA710032)"传统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
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命题。启蒙是在批判传统中追求人的解放,这也曾是五四新文化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还没有从社会基础变革中全面展开,因而导致了"理性的缺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
关键词:五四启蒙 五四新文化 人的解放 现代化 科学发展观 人的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