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S053)

作品数:8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志英张朝晖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历史教学(下半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大后方抗战大后方国民政府抗战时期金融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重庆开埠与传统金融业的现代转型(1891-1937)被引量:2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119-127,共9页刘志英 张格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3BZS05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SWU1709122)
1891年重庆正式对外开埠后,重庆金融业随着开埠而发展壮大起来。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并不是两条平行线,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金融业不断向现代金融的方向转化,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重庆金融业虽仍以传统金...
关键词:重庆 票号 钱庄 现代化 转型 
试论20世纪40年代县银行创设中的制度建设与困境
《近代中国》2017年第1期59-76,共18页张朝晖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抗战大后方金融网络的构建与变迁》(批准号:13BZS053);2016年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抗战时期内迁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大后方金融现代化研究》(批准号:2016YBLS103)的系列成果之一
县银行是由县政府以县乡镇之公款与民间资本合办,以各该县境乡镇为营业区域,'以调剂地方金融,扶助经济建设,发展合作事业为宗旨'的地方银行。~①从其创设到1949年国民政府统治的结束,以1940年1月国民政府公布的《县银行法》为界线,大致...
关键词:国民政府 财政部 县银行法 分支机构 
近代上海与西南地区的金融互动被引量:1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7年第3期18-26,共9页刘志英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抗战大后方金融网络的构建与变迁>(项目编号:13BZS053)阶段性成果
在近代,上海长时期里居于中国金融业的中心,与全国各地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往来,并通过这种金融互动,对其他地区的经济以及各方面事业,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上海与西南地区的金融互动就是一个典型。本文以抗战的全面...
关键词:近代 上海 西南 埠际金融 互动影响 
抗战大后方合作金库网络的构建及其特点被引量:1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75-182,共8页张朝晖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抗战大后方金融网络的构建与变迁”(13BZS053),项目负责人:刘志英;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科研基金培育项目“抗战大后方省地方银行研究”(CQKZ20130305),项目负责人:张朝晖
中国合作金库的建设是随着20世纪20年代的合作运动而兴起的,国民政府对其十分看重,尤其是全面抗战爆发后,出于"抗战建国"的需要,国民政府力推合作金库的建设,使之进入了一个以大后方合作金库网络构建为代表的空前发展的时期。合作金库...
关键词:抗战时期 大后方 重庆 合作金库 战时环境 抗战 
国家银行与抗战大后方金融网的构建被引量: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28-136,共9页刘志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S053)
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大国家银行,在抗战前就已经成为国民政府建立的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网的核心,不过它们的分支机构主要集中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在西南、西北地区的数量极少。抗战的全面爆发,打破了已有的经济...
关键词:国家银行 大后方 金融网构建 抗日战争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省地方银行的监管被引量:3
《历史研究》2015年第4期105-122,191,共18页刘志英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抗战时期大后方地方银行研究"(项目号10YJA770033);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抗战大后方金融网络的构建与变迁"(项目号13BZS053)系列成果之一
省地方银行肩负着本地区金融的调度和融通,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任务。全面抗战爆发后,基于特殊的环境和需要,在国民政府鼓励支持下,省地方银行得到空前发展,并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其地位。为适应"抗战建国"及强化国家资本垄断的需要,...
关键词:全面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 省地方银行 发展 监管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保险业述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45-158,176,共14页刘志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大后方金融网络的构建与变迁研究”(13BZS053),项目负责人:刘志英
抗战的全面爆发,造成了特殊的战争环境,改变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进程,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并由此辐射到整个大后方的保险市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保险业务分为人身保险与产物保险两类,经营人身保险的保险公司不多,业务量不大;而产物保险...
关键词:抗战时期 大后方 保险业 特点 作用 
抗战大后方重庆金融中心的形成与作用被引量:8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3期70-83,共14页刘志英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抗战后方金融网络的构建与变迁研究"(项目批准号:13BZS053)的系列成果之一
近代以来,随着重庆的开埠与经济的发展,到抗战爆发前,重庆已逐渐形成为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到抗战时期则进而发展成为了大后方的金融中心,这一中心的形成,为战时大后方经济金融的发展,抗战的坚持直至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重庆...
关键词:重庆 大后方金融中心 地位 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