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S098)

作品数:5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煜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历史教学(下半月)》《近代史研究》《莆田学院学报》《终身教育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民众教育馆社会教育新生活运动抗战大后方教育运动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寓教于展: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教育馆的救国展览被引量:1
《终身教育研究》2019年第5期64-69,共6页朱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众教育馆与国家意识的塑造研究”(13BZS098)
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教育馆通过举办一系列以抗日救国为核心主题的展览,透过展览中“国家”的视觉呈现,以唤起民众国家意识。民众教育馆举办国货展览会的重点是“宣传”而非“销售”,通过“展示”国货,加之讲演和文字宣传的配合,传递出强...
关键词:社会教育 民众教育馆 九一八事变 救国展览 国家意识 
抗战大后方的民众教育馆——以四川省和重庆市为中心的研究被引量:9
《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4期105-117,共13页朱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众教育馆与国家意识的塑造研究"(13BZS098)的成果之一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了增强抗战力量、强化社会控制,赋予民众教育馆"训练民众、动员民众之重大使命"。抗战大后方四川省和重庆市的民众教育馆,在蒋介石推动国民精神总动员及新生活运动的背景下,致力于民族精神、传统道德的教育;协助...
关键词:抗战大后方 民众教育馆 国民精神总动员 新生活运动 
试论清末民初的通俗教育运动——以江苏为考察中心被引量:6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7年第7期39-47,共9页朱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众教育馆与国家意识的塑造研究"(项目批准号:13BZS098)的阶段成果
清末民初的通俗教育运动是由政府主导、民间力量参与的"开民智"、改良社会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其意义在于,政府和知识界及时注意到社会底层民众的教育权利及教育空间,开启了由中国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探索,对中国社会的传...
关键词:清末民初 通俗教育 社会教育 思想启蒙 
从“日常知识”到“国家意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众识字课本的书写范式被引量:1
《莆田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89-94,共6页郝佩林 朱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ZS098)
为了"唤起民众",改良社会,从1928年6月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识字运动。作为识字教育的主要载体,民众识字课本的内容,既注重普及民众的日常知识,又着力塑造民众的"党化意识""国家意识"。从某种程度上说,民众识字课本不仅是...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 民众教育 识字课本 日常知识 国家意识 
民众教育馆与基层政权建设——以1928—1937年江苏省为中心被引量:5
《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3期111-126,共16页朱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众教育馆与国家意识的塑造研究"(13BZS098)的阶段成果之一
作为社会教育中心机构,抗战前江苏的民众教育馆面对九一八事变后内忧外患的危局,在旧精英失势、基层社会权力转移的过程中,产生协助政府重建基层社会秩序的意识;而国民政府因"官办自治"成效甚微及基层控制能力脆弱,也欲借助民众教育馆...
关键词:民众教育馆 基层政权 地方自治 社会教育 江苏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