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CGZW10YB)

作品数:5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轻鸿徐芳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信息时代文学终结论关键词西方文论公交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走出媒体报道的伦理困境——以厦门公交纵火案为典型个案被引量: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53-57,共5页徐芳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CGZW10YB)
在实践伦理学关怀现实的立场上,文章以厦门公交纵火案媒体报道为典型个案,探讨媒体报道的伦理困境,并引入伦理抉择框架提供思考工具,最后提出媒体报道类似事件需从完善推理过程与推进伦理对话两方面优化伦理思考。完善推理过程包括以公...
关键词:公交纵火案 媒介伦理 伦理困境 伦理抉择 
系统观念演进与文学史思想转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49-58,共10页王轻鸿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CGZW10YB)
进化论以生物分类为基础反映物种演化规律的"系统"观念,为文学史思想的现代确立奠定了学理基础。文学史写作在当前陷入困境,其合法性受到质疑,与信息时代的科学催生出的"复杂性系统"对于进化论系统观念的解构是一致的。从凸显本国本民...
关键词:系统 复杂性系统 文学史 
希利斯·米勒“文学终结论”的科学语境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51-55,共5页王轻鸿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CGZW10YB)
本文对希利斯·米勒"文学终结论"的语境进行了考察,认为他不是在后现代语境中而是在科学语境中来阐释这个命题的。在米勒看来,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技术培育了主客二分的分析思维,划清了文学与非文学的边界,为"文学"观念诞生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希利斯·米勒 文学终结论 印刷时代 信息时代 意识形态 
西方文论关键词 文学终结论被引量:4
《外国文学》2011年第5期111-119,共9页王轻鸿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科学的兴起与文学研究范式的转型”(10CGZW10YB)
"文学终结论"的含义是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文学和文学研究将不复存在,转而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发生转型,而并不是宣布文学的死亡。"文学"特定的含义是在西方现代性文化语境中生成的,然而电信时代的到来使得文学概念发生了变化,遭遇了解构...
关键词:文学终结论 米勒 转型 现代性 信息时代 
“信息转向”与文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被引量:2
《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198-202,共5页王轻鸿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信息科学的兴起与文学研究范式的转型"(批号:10CGZW10YB)的阶段性成果
在知识层面上,信息科学改变了关于文学语言的认识,文学语言的特殊用法变成了语言的一般用法,为文化研究的建构开掘出了理论资源;在思想层面上,信息科学更新了局限于协调内部要素的系统思想,而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为文化研究夯实...
关键词:文学研究范式 信息转向 转型 文学语言 信息科学 文化研究 系统思想 哲学依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