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WW005)

作品数:5被引量:4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伟昉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国文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莎士比亚近现代中国现实主义亲缘关系界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接受与流变:莎士比亚在近现代中国被引量:33
《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150-166,共17页李伟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梁实秋莎评研究”(项目号06BWW005)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近现代中国,对莎士比亚的接受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这是其他众多外来作家难以比拟的,从而构成了莎士比亚在近现代中国被接受的独特性。社会政治诉求与学术学理探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莎士比亚在中国被接受的方式、价值与意...
关键词:莎士比亚 跨文化接受 现实主义 
梁实秋莎评的人性论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2期144-149,共6页李伟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梁实秋莎评研究"【项目编号:06BWW005】的阶段性成果
人性论是梁实秋评论莎士比亚的理论基石,他认为莎士比亚所以永恒不朽,是因为他的作品表现了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这一看法深受18世纪英国著名批评家约翰孙批评观的影响。梁实秋莎评人性论特征背后所彰显的,是一种学理探究、寻找...
关键词:梁实秋莎评 人性论特征 影响 意义 
梁实秋莎评特色论被引量:2
《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204-217,共14页李伟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梁实秋莎评研究"(06BWW005)的核心研究成果
梁实秋莎评具有三大批评特色:浓郁的人性论色彩、学术史的视野与对整体研究的关注以及温和、理性的辩证性。探讨梁实秋的莎评特色既是为揭示梁实秋对莎士比亚的个性化接受及其在中国莎评史上的意义,也是对新世纪真正有价值的多元化莎士...
关键词:梁实秋 莎士比亚评论 学术史视野 
中国初期莎士比亚评论的重要界碑——论茅盾对莎士比亚的接受与批评被引量:2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32-138,共7页李伟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BWW005);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资助金项目"梁实秋莎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060390772)
茅盾对莎士比亚的评论(以下简称莎评)是中国初期莎评的重要界碑。茅盾从人性、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三个层面论及了莎士比亚,但对莎士比亚现实主义价值的看重最能体现他的莎评的特色。他首次借马克思、恩格斯的评价将莎士比亚与现实主义...
关键词:茅盾 莎士比亚 接受 批评 界碑 
论梁实秋与莎士比亚的亲缘关系及其理论意义被引量:4
《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85-93,共9页李伟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6BWW005);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资助金项目(编号20060390772)《梁实秋莎评研究》的具体研究成果之一
作为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者和莎评专家,梁实秋的一生与莎士比亚结下深厚的不解之缘。他对莎士比亚的接受与钟爱,除了胡适、约翰生以及他的家人等外来因素作用外,关键还在于他本人对莎士比亚创作的独特的价值认同,这突出表现在情理和...
关键词:梁实秋 莎士比亚 亲缘关系 理论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