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10025)

作品数:14被引量:4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孙旭红蒋俊明张慧卿魏志祥张婷婷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抗战史料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主义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更多>>
相关主题:视域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马克思主义学者述论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城镇化进程中党风廉政建设探析——基于群众路线实践视角的思考被引量:1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21-25,共5页蒋俊明 张婷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KS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YJC710025);江苏大学高级技术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3JDG123)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群众路线,不断建设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党群联系机制,推动党员干部政治实践方式的转变。城镇化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场域,借助于城镇化进程中所动员的民众政治参与需求和所形成的政治交往平台,用群众...
关键词:城镇化 党风廉政建设 群众路线 民主实践机制 
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史与现实——评《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自觉:历史与现实》
《理论建设》2014年第1期104-106,共3页孙旭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利益协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YJC71002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延安时期史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贡献"(项目编号:2013SJD710004);江苏大学高级人才引进项目"重庆时期史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贡献"(项目编号:11JDG174)阶段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 历史与现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党 科学理论 党的历史 解放思想 
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成果的传播被引量:2
《抗战史料研究》2013年第2期42-48,共7页孙旭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C71002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2013SJD710004);江苏大学高级人才引进项目(项目编号:11JDG174)阶段成果之一
抗战时期的重庆,聚集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他们以非常有限的报纸期刊作为传播媒介,以少数学术机构为研究平台,在关于学术中国化、有关古代社会性质和分期的研究、历史剧的编写等争鸣聚焦中,表达了自己的学术见解。重庆马克思...
关键词:抗战时期 重庆 马克思主义史学 传播 
新时期我国制度反腐探析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第12期55-56,共2页蒋荔 
镇江市反腐倡廉研究中心基金项目(2013FFY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YJC710025)
制度所具有的刚性特点能防止公共权力运用的私利化。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腐败行为多样化、复杂化,这就需要完善反腐的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反腐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需要...
关键词:反腐倡廉 权力制约 制度建设 
政治秩序视角下的执政党能力建设——兼评亨廷顿的政党政治思想被引量:2
《学习论坛》2013年第9期49-51,共3页张慧卿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利益协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研究"(12YJC710025);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族群权利的自由主义辩护及其局限--金里卡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研究"(2013SJB810002)的阶段性成果
执政党能力建设是维持政治秩序的基础,执政党能力体现在其力量和适应性上。衡量执政党能力的标准在于其对魅力领袖的依赖程度,其组织的复杂性和深度,以及政治家和权力追求者与政党的认同程度等。政党的适应性则体现在其对环境变化的积...
关键词:政治秩序 执政党能力建设 民主化 法治化 科学化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进程述论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86-90,共5页孙旭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CZX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C710025);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编号2013SJD710004);江苏大学高级人才引进项目(项目编号:11JDG174)阶段成果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将史学纳入革命和救亡的轨道,史学经世致用的功能进一步凸显,并建立了评估和审视中国历史的新标准,使之与救亡和革命的主题相呼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思想:其一,将...
关键词:抗战时期 马克思主义学者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化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进程述论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93-96,共4页孙旭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CZX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C710025);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编号2013SJD710004);江苏大学高级人才引进项目(项目编号:11JDG174)阶段成果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将史学纳入革命和救亡的轨道,史学经世致用的功能进一步凸显,并建立了评估和审视中国历史的新标准,使之与救亡和革命的主题相呼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思想:其一,将...
关键词:抗战时期 马克思主义学者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化 
我国中间阶层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与政治应对被引量:2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49-57,共9页蒋俊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12CKS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利益协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研究"(12YJC71002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发展以中间阶层为主体的社会结构是我国改革的战略方向。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中间阶层规模壮大、中间阶层政治作用及中间阶层筛选对社会和谐作用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为应对这些不确定性,引导我国中间阶层健康发展以及推动政治稳定和社...
关键词:社会分化 社会和谐 中间阶层 政治应对 
利益关系协调视域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被引量:2
《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2期59-65,共7页蒋俊明 魏志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12CKS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利益协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研究"(12YJC710025)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功能性需要比目的性需要更为重要。通过民主政治机制协调利益关系,化解利益冲突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现阶段,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伐,通过...
关键词:民主政治 利益冲突 利益关系协调 
中国社会史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引量:2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2期65-71,共7页孙旭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CZX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C710025);江苏大学高级人才引进项目(项目编号:11JDG174)阶段成果之一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来看,这场论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定了国情上的理论基础,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和指导意义,揭...
关键词:中国社会史论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