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ZS035)

作品数:23被引量:2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鹏程明勇军戴小兵王洪铭彭丹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历史教学(下半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血吸虫病疫灾洞庭湖区瘟疫建国前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国以前湖南疫灾流行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3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8年第8期13-19,12,共8页杨鹏程 张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等疫灾流行史及减灾防疫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7BZS035);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成果
湖南省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湿、热二字,而这恰恰又是许多传染病流行的必备条件。其实除了自然环境之外,瘟疫也与政治、经济和战争等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民国以前湖南贫穷落后,民众求温饱而不可得,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水旱灾害...
关键词:民国以前 湖南 瘟疫灾害 环境因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湖南民众疫病治疗成效评析被引量:2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05-110,共6页杨鹏程 杨妮兰 潘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ZS03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项目(1011109Z);省高校创新平台基金项目(09k078);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中心成果之一
湖南历史上疫灾频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湖南民众的疫病防治开始体现防治结合的理念,除了大力开展预防工作外,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受诸多不利因素,如时局动荡、战事不断、吏治腐败、自然灾害频仍、经费短缺等的制约,致使...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湖南 疫病治疗 成效 
民国前期(1912-1927年)湖南疫灾防治措施的特点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58-62,共5页杨鹏程 冯小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ZS03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项目(1011109Z);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基金项目(09k078);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中心成果
民国前期(1912-1927年)湖南政局混乱,战争频繁,经济凋敝,瘟疫肆虐,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疫灾带来的危害。这些防治措施表现为如下几个特点:防疫理念由被动向主动转变,防治措施由愚昩向科学转变;现代化...
关键词:民国前期(1912-1927年) 湖南 疫灾防治措施 
瘟疫、谣言与社会恐慌——以湖南为例的研究被引量:4
《云梦学刊》2014年第6期58-62,共5页杨鹏程 王洪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ZS035);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中心成果之一
建国前湖南瘟疫频仍,严重危害民众的生命健康。大量人口的染疫与死亡,甚至短时期内"整家整户皆绝",往往造成巨大的社会恐慌。在瘟疫发生、人心惶惑之际,政府一方面要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施医送药、积极防治;另一方面必须加强疫病防治...
关键词:湖南 瘟疫 谣言 社会恐慌 
1979~1991年湖南省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被引量:2
《武陵学刊》2014年第4期26-30,共5页杨鹏程 杨妮兰 雷春成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等疫灾流行史及减灾防疫对策研究"(07BZS035);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项目"湖南疫灾史与防治对策研究"(1011109Z);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基金项目"湖南历史上的疫灾与乡村社会"(09K078);湖南省教育厅教研教改项目"加强历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血吸虫病是威胁湖南洞庭湖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瘟神"。1979~1991年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行,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预防措施也有了新的发展,主要在"三禁"防护、联防联控、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人畜...
关键词:洞庭湖区 血吸虫病 预防措施 
1979—1991年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的查病治病措施及成效被引量:1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4年第3期44-47,共4页杨鹏程 杨妮兰 王洪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等疫灾流行史及减灾防疫对策研究"(07BZS035);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项目"湖南疫灾史与防治对策研究"(1011109Z);省高校创新平台基金项目"湖南历史上的疫灾与乡村社会"(09k078);省教育厅教研教改项目"加强历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之成果
1979—1991年间,由于经济体制的改变,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开展的形势较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血防队伍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动;同时,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防治新药不断问世和推广,血吸虫病查病治病措施和方法与以前相比呈现出新变化,成...
关键词:洞庭湖区 血吸虫病 查病治病 措施及成效 
建立鉴定与整理新发现历史文献的学术规范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3年第11期11-16,共6页乔治忠 安学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等疫灾流行史及减灾防疫对策研究"(07BZS035);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项目"湖南疫灾史与防治对策研究"(1011109Z);省高校创新平台基金项目"湖南历史上的疫灾与乡村社会"(09k078);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中心成果之一
新发现的历史文献,对于历史文化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但其鉴定与整理的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学术规范,以防真伪混杂,扰乱学术。这种学术规范应当以力求真实为基本理念,尽量保持文献的原初状态,不主观地加以名称,不做修剪、更改等类的手脚...
关键词:历史文献 鉴定与整理 作伪 学术规范 
民国时期(1912—1928年)湖南省瘟疫的预防救治措施被引量:1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3年第11期17-22,共6页杨鹏程 肖玄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等疫灾流行史及减灾防疫对策研究"(07BZS035);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项目"湖南疫灾史与防治对策研究"(1011109Z);省高校创新平台基金项目"湖南历史上的疫灾与乡村社会"(09k078);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中心成果之一
民国时期(1912—1928年)湖南省瘟疫肆虐,给人民带来了极大危害。政府和社会团体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制定和实施防疫法规、实行调查疫情报告制度、组建防疫医院救治患者、实施交通检疫和隔离患者等,收到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时...
关键词:民国时期 湖南省 瘟疫 预防救治 
1956~1965年湖南洞庭湖地区灭螺工作研究被引量:3
《武陵学刊》2013年第3期20-24,共5页杨鹏程 戴小兵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等疫灾流行史及减灾防疫对策研究"(07BZS03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项目"湖南疫灾史与防治对策研究"(1011109Z);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基金项目"湖南历史上的疫灾与乡村社会"(09K078);湖南省教育厅教研教改项目"加强历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与血吸虫病的流行密不可分。湖南洞庭湖区的钉螺分布面积广,密度大。建国初期的1956~1965年间,疫区各级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动员群众开展灭螺工作,对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起了关键作用。其经验教训值得认...
关键词:洞庭湖区 血吸虫病 钉螺 
清朝至民国时期益阳地区的瘟疫及其防治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71-77,共7页杨鹏程 刘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ZS035);湖南省社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项目(1011109Z);省高校创新平台基金项目(09k078);省教育厅教研教改项目
益阳地区属湖南省疫灾多发之地,瘟疫以霍乱、天花、痢疾、血吸虫病等影响最大,疟疾、畜疫等次之。究其原因,除客观自然因素外,兼有诸多的社会因素。疫灾发生时,历代政府和民间都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有一定成效。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收效...
关键词:益阳地区 疫灾 流行与防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